知识分类视角下作业的审思与启示.docx
《知识分类视角下作业的审思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分类视角下作业的审思与启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知识分类视角下作业的审思与启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线教育者对于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迷思和困惑也越来越多,因此,这里将精华文章内容归类整理,供老师们学习参考。学者对知识的理解视角不同,对知识的分类标准和方式也不同。在不同的知识分类视角下审察作业,可以帮助我们从知识认知的角度更深刻地把握作业的本质,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作业的重要意义,并为教师科学地进行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基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类的作业理解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成两类:陈述性知识(dec1arativeknow1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1know
2、1edge)o在安德森的基础上,梅耶(R.E.Mayer,1987)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一种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用来调节控制针对外部对象的活动,另一种是有关自身认知活动的一般方法的策略性知识,用来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比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记忆、如何解决问题等。这些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关系及内容如表1所示。IkII1iIC配陶作业是一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机会,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以程序性知识带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在作业中,能直接记忆、可直接表述的内容就是陈述性知识,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字、词,物理学科中的公式等。而在利用字词造句及作文的任务或让学
3、生解决具体问题的任务中所考察的是学生的程序性知识。作业中的学习方法等知识则属于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容易被提炼与表述,这类型知识的掌握过程往往比较机械,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可以作为其理论支持。也即通过不断地、不同形式的刺激,使得陈述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记忆。实际掌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刺激比如背诵、默写和复述等形式帮助学习者形成浅层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回顾与应用等方式对浅层记忆进行强化,帮助学习者形成深层记忆。所以,在作业设计中,既要注意对当前所学陈述性知识的回顾,又要注重以往所学知识的重现,以促进学习者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但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只是
4、完成了表层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方法,也即掌握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个体把陈述性知识与具体的任务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去解决某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安德森把这一过程称为知识编辑(know1edgecompi1ation)o在作业中,教师可以借助题目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建应用知识的机会。对内而言,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时选取适当的知识并将其按照情境特点进行重组,解决当前的问题;对外而言,需要不断进行问题的评估与计划的调整,这都是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
5、经验积累的过程。止匕外,作业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作业的完成顺序、作业过程中的求助与讨论等做出决策,根据自己的需求与能力调整作业进度等,这都是策略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总得说来,作业过程是以程序性知识带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对于低学龄的学生或者在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作业更多地会体现为陈述性知识,但这往往容易成为作业设计者简单地和机械地进行作业设计的借口。陈述性知识的记忆虽然必要,但如果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使学习者在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不断巩固陈述性知识,则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而在高学龄学习阶段与知识的高级学习阶段,作业内容应该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让学习者在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推理等
6、能力,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调节学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如何学习。基于知识获得阶段分类的作业理解根据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斯皮罗(R-J.Spiro)等把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we11-structureddomain)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i11-structureddo-main)的知识。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是在解决某些问题时比较规则和确定的知识,比如法则、公式等。而不能套用原先办法,在新情境中需要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做具体分析、建构新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案而产生的知识则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针对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领域的划分,斯皮罗等人按照学习所达到的深度和水平的不同,
7、将学习分为初级知识获得与高级知识获得两个阶段。初级知识获得只要求学习者将概念和事实进行再现,而高级知识获得则要求学习者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将其灵活应用到各种具体的情境中。乔纳森(DH.JOnaSSen)等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获得的三阶段,即初级知识获得阶段、高级知识获得阶段和专家化知识学习阶段。几种分类关系见表2oH2卬识我用的U龄用及特点I愉配,履Mn结日不良餐鳗IMMMwif4金、技话ImtS1天化的夭Ivet作为一种知识学习的过程,作业可以与知识获得的三阶段相对应。在初级知识阶段,学生往往还缺少可以直接迁移和利用的关于这一领域的知识,这时的理解更多是靠简单的文字编码等形式实现的。这个阶
8、段的作业任务应该为学生设计结构良好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来提升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应用的灵活性。在高级知识获得阶段,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以此创设结构良好领域知识的运用环境。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会涉及到大量的结果不良领域的问题,主要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综合联系和灵活变通。在专家化知识学习阶段,可以为学生设计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等方式进行学习。真实的问题来源于自然和社会,可以由教师发掘,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发现,但问题的解决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进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知识情境以及需要更加丰富的和综合性的知识。这需要学习者在头脑中储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分类 视角 作业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