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技术要求及标准.docx
《电梯井道技术要求及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井道技术要求及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电梯井道技术要求及标准一、井道的封闭性要求(-)全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以下开口:a.层门开口;b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c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C1通风孔;e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二)部分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不要求提供防止火焰蔓延的场所,井道不需要全封闭,但是在人员可接近电梯处需设立围壁:在层门侧的高度不小于3.5m;其余侧,当围壁与电梯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为最小允许值05m时,高度不应小于2.5m;若该水平距离大于O5m时,高度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当距离等于2
2、.0m时,高度可减至最小值11m;围壁距地板、楼梯或平台边缘最大距离为0.15m(三)检修门、安全门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0m,宽度不得小于0.35mo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H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Hmo检修门和井道安全门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此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只有检修门和井道安全门均处于关闭位置时,电梯才
3、能运行。(四)井道的通风井道应适当通风,井道不能用于非电梯用房的通风,建议井道顶部的通风口面积至少为井道截面积的1%。二、井道壁、底面井道结构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要求,并应至少能承受下述载荷:主机施加的;轿厢偏载情况下安全钳动作瞬间经导轨施加的;缓冲器动作产生的;由防跳装置作用的,以及轿厢装卸载所产生的载荷等。(-)井道壁的强度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应具有下列的机械强度即用一个300N的力,均匀分布在5cm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垂直作用在井道壁的任一点上,应:a.无永久变形: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的玻璃门扇、玻璃面板或成形玻璃板,均应用夹层玻璃制成,(二)底坑底面的强度
4、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底面应能承受满载轿用静载4倍的作用力:4g。(P+Q)。其中,P为空轿厢和由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Q为额定载重量:R,为标准重力加速度。对重缓冲器支座下(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底坑底面应能承受对重静载4倍的作用力:4g,(P+qQ)o其中q为平衡系数。三、底坑内的防护(-)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如果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载荷设计,且:a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时)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b对重(或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电梯井道最好不设置在人们能到达的空间上面。(二)井道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梯 井道 技术 要求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