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对比研究.docx
《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对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对比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作品对比研究摘要:从沈从文与威廉斯这两位极具乡土意识的中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中提取乡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探寻其乡土书写背后所蕴含的与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关注的民生意识、城乡融合意识,对比中美乡土书写者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反思,研究比较视野下乡土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对于在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有效守护乡土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经济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振兴颇具启迪意义。关键词:乡村振兴;沈从文;威廉斯;乡土作品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9YBZ072) “全球化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本土性对比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22
2、年资助科研项目(18C0594)研究成果。沈从文(19021988)从中国湘西山村走进现代都市,始终以“乡下人”自称,其作品将乡村抒情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具有内蕴丰富的乡愁美学色彩。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iams,1883-1963)为身居于美国新泽西州鲁特福德小镇的乡村医者,行医之余把对民生与乡土的仁心与体察倾注于文学。两位中美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书写者,其作品关切民生、清新质朴。他们身居中西异域,思想异曲同工,书写乡土,心怀天下,从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视野看待和思考乡土性的问题,视域开阔,立意深远。本文主要基于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1936)和威廉斯历史
3、散文集美国性情(IntheAmericanGrain, 1925),从乡村振兴视域,运用社会学方法,对比分析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书写中对于民生意识、城乡融合意识的体认与反思。一、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中的民生忧患意识探寻沈从文民生忧患意识的内涵,要从湘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史中回望。湘西的土著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作为经过千百年迁徙和战争锻炼的英雄遗民,他们内心与生俱来潜藏顽强不屈的血性传统。可是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湘西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没有跟上平原民族发展的步伐,反而出现了凝滞甚至回流。这无疑带给湘西经济文化各方面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在湘西人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征诸方面衍生出独有的文化
4、积淀。这种积淀通过作为典籍的诗史志和非典籍的民族风俗事相与群体心理世代传递,也通过沈从文的文、黄永玉的画徐徐呈现。远离商业的环境孕育了脱离市份伪诈、自助助人的淳厚民性,这是文化积淀中幸存的价值。这种民生情态,从艺术角度看,唤起人们怀念田园牧歌的乡愁。沈从文早期作品对湘西民生的关注,与这片土壤的封闭不无关系。船上岸上边城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雪等展示的人情淳厚、无匪无官的宁和世界,描绘出湘西社会的真实面貌。然而,由于旧中国的无情盘剥与欺压,加之长期的山川阻碍、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造成闭塞与落后,导致社会内部在长期缺乏新鲜活力情况下周而复始地机械运转,从而形成因过度稳定而难以改变的固化社会与文化
5、心态。闭塞的经济环境与古旧的精神观念相互作用,致使山村人千百年来生活于极度艰险困苦的境况却麻木不知。湘西少数民族从退却深山到封闭自守,呈现了社会形态以及文化意识的落后。沈从文笔下的乡愁洋溢着民生忧患意识,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冬重返故里一路的见闻札记,鸭案围的夜中今非昔比的小码头、滕回生堂的今昔中药房店主中昔日灵活与今日的麻木、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水手们麻木倦怠,身处绝境而不自知。沈从文意欲将湘西人民从麻木的苦难中解救出来。歌颂湘西人质朴淳厚的同时,他指出湘西人勇猛中的盲目、强悍中的封闭,这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湘西这块历史深处的璞玉,只有经过现代文明的滋养,经过理性的引导与雕琢,方能在未来焕
6、发华彩。回看湘西历史,关注湘西的当下与未来,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既需守护一片碧水青山,也需守护乡土文化中有价值的淳厚民风,还需更新在长期封闭环境中固化的落后观念。从经济到精神的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助推乡村的经济与文化携手共进,相成相生。太平洋另一端,与沈从文同时代的美国作家威廉斯虽被视为美国本土传统书写的坚持者,但他一直热切欢迎外来文化。多元的家庭文化背景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使他对于外来文化影响持积极开放的姿态。“早在独立战争之前,美国人便对中国文化景仰有加,且此后这种景仰从未停止。至20世纪初叶,这一倾向达到了顶点。同绝大多数仰慕中华文明的美国人一样,一方面,威廉斯对中国文化心仪不已,对古老而神秘
7、的中国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十分向往” 口33。受好友庞德的影响,为了在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威廉斯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从中国文学传统中吸取养分。与美籍华人王大卫(英文名DavidRafaelWang, 1931-1977)的交往,使庞德找到了把威廉斯引入中国文学的直接而便利的途径133。中国夜莺是一首小诗:“远未到天明你的亮光/就映在窗台,萨姆吴;/你已在工作了/” 口36。华人萨姆吴被比作中国夜莺,意指其勤劳。另一首诗年轻的洗衣工表现同样主题,即对20世纪上半叶的华人劳工的同情。威廉斯虽未踏上过中国的土地,语言也不通,但这没能阻挡他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间接而迂回的仰望。凡有仰望,必有回响。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视野 威廉斯 乡土 作品 对比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