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docx
《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水,是生命之源,孕育着人类文明。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纵观城市开展史,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水源种类与形式的河流、海洋、湖泊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堪舆著作平洋全书中有:“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的构城理论。历来濒临江海、湖泊、河流的区域以其便捷的交通、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建城设市的首选地带。1城市与滨水区开展进程水体在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局部。首先,城市水系多呈集中式面状、条带状分布,通常影响着城市的肌理结构。其次,滨水绿地是城市与水体的过渡带和连接带,是串联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绿地的纽带,
2、往往成为城市的景观轴线、生态廊道、文化廊道,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构筑地域景观特色、形成城市意象、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价值。第三,因滨水绿地处于水陆的过渡区,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接地带,生态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与城市功能的复合性使得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应当慎重对待。城市与水体的关系在城市开展进程中变得错综复杂,城市因水或兴或衰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城市的开展过程中,城市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那些邻近城市的水体逐渐被城市包围,与之俱来的是城市滨水区的高强度开发,继而导致城市滨水区的逐渐衰落,成为城市开展的阻碍区和盲区。2)高度紧张的城
3、区用地问题突显,侵占或填埋水域作为建设用地,城市蓝线与其他城市用地控制线组织混乱,城区水面面积急剧减少。以徐州为例,市区水面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5.8%下降到了2004年的3.5%左右,近年来还在不断下降,河流存在严重的填埋、覆盖的情况。3)滨水区是陆地和水体交接地带,有着陆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生态复杂性和敏感性,城市建设活动导致水体污染、生态失衡,滨水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4)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使城市中滨水绿地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滨水区活动却缺乏活力和吸引力。5)城市滨水区是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区域,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独特人文景观的展示廊
4、道,遗弃和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滨水区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国外针对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实践综述国外对于城市滨水区的研究与实践多围绕着滨水区在城市更新与复兴中的地位进行。回忆国外城市滨水区域的演化,可概括为:自然形态的开展、工业时代的开展和现代滨水区开发三个阶段,是一个由繁荣到衰退到再开发的过程1。西方城市最早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生态景观系统来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不乏滨水绿地的建设。1840年唐宁提出“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肺的观点,呼吁建设城市公共绿地,以始于英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为起点,城市中建立了各类公园改善环境,美国纽
5、约中央公园就是典型代表。1880年奥姆斯特德主持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规划,用河流及滨河绿色开放空间把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将河流自然演进过程与城市空间拓展相结合。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将运河水系作为城市核心区外围的保护缓冲带,与绿带结合串联起城市景观。此后的“绿道”绿带”研究均重视河流以及滨河绿色空间在城市中的生态与社会效益。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被誉为启蒙人类环保意识的杰作,书中作者用犀利的言辞批评了化学药剂等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2o英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书中从流域的角度对滨水环境规划做了详细的论述,提出在不破坏水资源的情况下开辟滨水游憩设施,推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城市 水绿 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