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8道路工程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H8道路工程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8道路工程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六册H8道路工程海绵城市专篇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1.1 项目概况本次设计的空港新城H8道路工程位于重庆主城区两路组团S标准分区内,呈东西走向。本次H8路起于秋成大道(现状),向东延伸止于Z4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为202.765m,路幅标准宽度为16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为30kmk1.2 设计主要内容本次设计为空港新城H8路海绵城市相关内容的施工图设计。本次施工图设计共分七册:第册道路及景观工程,第二册排水工程,第三册电力工程,第四册照明工程,第五册交通工程,第六册海绵城市专篇,第七册轨道专篇,本工程为第六册海绵城市专篇部分。2海绵城市2.1 海绵城市
2、建设背景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氏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3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相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
3、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耍求,厘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在此背景下2014年I1J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新华社北京2015年10月16日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
4、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供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3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2 海绵城市建设必要性2.2.1 政策必要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城市建设领域的调结构、转方式。中央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是落实国家十三五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住建部、财政部等多部委也出台多项指导意见及通知,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以期指导
5、地方优化城市建设理念,让海绵城市建设修豆城市水生态环境,给城市和居民带来更加综合的生态环境效益。相关媒体透露,省市级政府也已开展海绵城市相关政策、机制的研究制定工作,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市的假设思路:“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形成共识,特别是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直接责任人,更需要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付诸实际行动,各个相关部门和行业也要同步推进,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
6、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第杂性和长期性。透水铺装、卜沉式绿蓄水池、雨水罐、地、生物滞留设能等湿塘、雨水湿地等图2-1海绵城市转变传统排洪防涝思路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2.3.3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1)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2)对生态恢复和修更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
7、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熨,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3)低影响开发建设2.2.2 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2.2.3 生态发展的必要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冲击的需要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8 道路 工程 海绵 城市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