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陈丽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陈丽娟.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Princip1esofManagement课程代码TRTR2035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分2.5学时54(45+9)主讲教师陈丽娟修订日期指定教材管理学编写组,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管理学原理是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大类基础课,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入实践学时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讨论阅读与讨论,通过组队完成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并且能够独立和协调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二)课程目标:作为一门大类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的核心概念、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相应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有个全面的框
3、架性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管理学原理概念的内涵与范畴;熟悉管理学发展的基本历史;掌握管理学原理运用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本理论;能结合对管理学原理实践领域的了解,体验应用;并知道管理学原理基本研究设计与方法,从而提升其学科认同度,产生相应的研究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课程目标1:梳理管理学内容框架和发展主线;培养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课程目标2: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课程目标3:运用管理知识进行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4:开启管理思维,追
4、求管理智慧,通过管理学知识真正学会自己分析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H)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9和毕业要求II:毕业要求观测点9-1.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毕业要求观测点9-2.理解个人在团队中应承担的责任,能独立和协同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毕业要求观测点11-1.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所需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业要求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毕业要求观测点(权重0.3)毕业要求观测点9-2(权重0.2)毕业要求观测点Ii-I(权重0.3)课程目标1第一草、第一草课程目标2第九章第十三课程目标
5、3第三章第八章I7课程目标4第十四章第十七章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导论1.教学目标(1)理解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管理者角色的变化,管理者的职能定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2) 了解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特点、管理的意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性质及对象、管理学科体系结构。(3)本章案例核心问题的讨论与点评。2 .教学重难点(1)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职能及管理管理者的基本技能;(2)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管理者的角色及其影响因素;(3)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3 .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1)管理: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第一节介绍了管
6、理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2)管理理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以及适度原理。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方法。抽象地看,这些方法或者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或者以直觉判断为依据。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既需要运用权力直接规范被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表现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控制,也需要借助组织文化引导组织
7、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不同时空的行为选择。3)管理学前沿:管理活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特征。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因此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2)基本概念组织,企业,管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3)基本理论1)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的特征:第一,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第二,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第三,组织有特殊的活动。第四,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2)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一,管
8、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第二,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第三,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第四,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3)管理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一系列工作。4)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了人的管理”。5)系统原理。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6)效益原理。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7)适度原理
9、。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能完全集中,也不能绝对分散,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讨论法:围绕核心管理案例进行分组案例研讨5 .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1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历史演变有基本了解,熟悉管理学的经典理论。(1) 了解占典、现代、当代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2)理解不同时期
10、的划分特征、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含义及主要流派分类;理解组织趋同、合法性、企业再造等概念。(3)掌握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基本观点、先进性和局限性;掌握现代管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先进性和局限性;掌握组织趋同的不同机制,和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和过程。2 .教学重难点(1)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2)理解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3)理解韦伯组织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4)组织协调机制主要有哪些形式?(5)理解组织合法性的内涵以及对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6)现代系统与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7)理解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3 .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1)中国
11、管理思想: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管理思想2)西方管理萌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早期3)古典管理理论: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韦伯及其行政组织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4)行为科学理论:梅奥及霍桑试验,行为科学理论的后期发展。5)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归纳:一、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根据权变学派的观点,管理技术
12、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西蒙的决策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明茨伯格讨论了组织的协调机制、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以及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三、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在孔茨所称的管理科学学派看来,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2)基本概念统一指挥,例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程序化决策,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创新型组织,组织趋同,合法性机制,流程再造。(3)基本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
13、用工时;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2)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管理职能;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以及会计职能。法约尔关于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方面的内容。3)韦伯认为合法权力有三种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
14、权力。4)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5)根据权变学派的观点,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比较大的权变学派的管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有:莫尔斯和洛什的“超Y理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等。6)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的工作: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决策的准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7)合法性导致组织趋同有三种不同的机制: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8)业务流程
15、再造由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愿景目标五个关键阶段组成。4 .教学方法(I)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讨论法:围绕管理学各学派的基本思想进行分组研讨。(3)案例教学法:选择经典管理的案例,围绕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主动分析、研讨。5 .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2)结合培养方案,梳理相关的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技能,增强专业自信。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1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决策原理有基本认识,了解决策过程,能够分析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1) 了解决策的要素、功能和任务。(2)理解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决策的不同分类标准;能够区分不同的决策类型。(3)掌握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特征;掌握决策过程模型和决策准则,能够在不确定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决策。2 .教学重难点(I)决策的特点与原则。(2)决策的含义、类型及基本程序。(3)决策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4)如何理解决策,决策有哪些基本特征?(5)理解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6)理解一般的决策过程是如何制定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