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人婚嫁的习俗流程.docx
《黄梅人婚嫁的习俗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梅人婚嫁的习俗流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习俗黄梅人婚嫁的习俗流程本人作为黄梅人,虽为90后,但是对于家乡的传统文化习俗还是很感兴趣的,今天就来一起了解黄梅县的婚嫁习俗。黄梅县古来作为吴头楚尾之地,地理位置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方,传统文化方面自然较为接近南方,但是在婚嫁习俗方面还是融合了南北方的特色。总体来说在结婚习俗上,过去采用的抬轿娶亲方式基本取消,现在大多采用婚车、大车方式娶亲,延用了过去结婚办娶媒酒、娶亲酒和闹新房等传统风俗。女方陪嫁的嫁妆在娶亲那天,男方挑礼担的人要对每一项嫁妆品逐一说四言八句吉祥话,说了就拿,说的好,女方会给烟的,说的不好就不准拿。这个是最有趣的,本人的爷爷在这方面是老手,说的不错。在陪嫁上,条件好的出现
2、了有的陪电脑,陪存折甚至陪轿车的新变化。黄梅婚俗虽各地有不同,但大体是:第一步看亲,媒人牵线,双方有意,见可以上一面,大多是媒人把男的直接带到女家,由女方家人先看看,若双方同意,女方就会去男方家里看看到时手女方的母亲或者婶娘、嫂子和姑娘本人,随同媒人去男方家进行实地考察,若觉得不满意,也就不怎么逗留,看完也就走人。旧时,有的女方家人在村口望见实际情况与媒人说的不符,连门都不进。若看对了,女方一伙人就在男家吃午饭。饭后,姑娘留下,其余人就回家。第二天,男的就要带女的上街下县,买定亲衣物。现在绝大多数是三金(项链、戒指、耳环)。接下去是认定,也称过礼。男的到女家叫爹妈,两家正式开亲。认亲要看日子,
3、要备礼品,女方家庭中有来往的,每个都备一份。主家通常都要备的充分些。女方接客办酒,让大家认识、认可。这个过礼的过程现在大多减少不少事宜,也不用送那么多的礼了。旧时指腹为婚或摇窠对摇窠开亲,过礼不能少,还写准证和过贴。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手续自然消失了。男方认亲头一年,过年、端午、中秋送初节,8斤肉8包糕,夏天送扇子雨伞,上学的买笔和本子。看亲合适了,接下来就要娶亲了。娶亲前要开年庚和看日子,男方到女方家提出娶亲要求,女方父母同意后,将姑娘的生辰时间(具体到时辰)写在红纸上(叫庚帖)交给男方,男方把庚帖交给阴阳先生推算嫁娶日期。看日子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诸如红煞日之类不吉利的日子一概避之。有的小夫
4、妻婚后有些不如意,往往怀疑结婚日子没有看干净。也有极少数人家干脆不看,选日不如撞日,乱撞乱好。日子看好后,男方将所选的吉日良辰写在红纸上,用被面或毯子包上送到女方家。开年庚和送日子男方都要备一份礼品,旧社会较殷实的人家还要用台划(一种专装礼品的器具,现在就简化了一对萝筐就可以啦)将日子抬到女家去。礼品中要有生鸡活鸭,这叫报日。现在这些手续仍然保留,但简化了许多。看日子,很多人根据情况自己选择,利用假节日,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节举行婚礼,既方便自己,又方便亲友。报日则完全消失。男方送日子时,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理由是我出菩你出金o娶亲前三天,男方要往女方送箱,数量不等,两三只的居多。颜色一定要
5、是朱红色,钉有金色的箱牌和包角,很美观,里面要放在花生、豆子、红枣、桂圆、糖果等吃食,叫角珍。还要放上一定数量的现金,称为压箱钱,多少无定规,女方要陪上数量相等的现金(现在这个过程也基本简化没有啦)。挑箱用的蔑管扁担一定要新买的。箱甩和拶索上都要系上红布条,送到后留在女家,以备娶亲时挑嫁妆用。现在,男方将女方置办的大型家具,如冰箱、摩托车、红木沙发等和娶亲那天需要的烟酒也一并用大货车送到自家,箱子一到,女家亲房的婶娘、嫂子便忙着给姑娘整理嫁妆装好。主箱主被里放上角珍和红包。姑娘出嫁前,要请家里的亲戚朋友吃嫁饭的。上乡只限于本房族内,下乡所有亲戚都请。但一定要事先接到女方的肉要子。一般是姑娘和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梅 婚嫁 习俗 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