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旁疝修补的技术发展.docx
《造口旁疝修补的技术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口旁疝修补的技术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造口旁疝修补的技术发展摘要造口旁疝作为腹壁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尽管欧洲疝学会指南建议,应用手术治疗处理造口旁疝,但没有金标准术式。造口旁疝修补手术方式的探索实践已进行多年,从早先的疝环组织缝合修补和造口移位修补术,到补片的加强(如Keyho1e修补技术和SUgarbaker修补技术)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再到各种方法的结合。单孔和机器人手术的介入、造口旁疝的预防、治疗的专科化、多学科合作及诊断方式的改进等,都将为造口患者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回顾总结造口旁疝手术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予以评价。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结肠造口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率为30%46%。造口旁疝可引起造口周围
2、感染、疼痛、坠胀、密闭不佳、排粪困难等问题,严重者可导致肠管嵌顿、梗阻、缺血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尽管造相关的专业护理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但手术仍然是造口旁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将梳理造口旁疝手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各种方法的相对优势和不足。一、传统造口旁疝修补手术类型1疝环组织缝合术:这种基于外科基本技术的术式最早于1965年提出,后续多有改进,如1997年由BeWeS提出的利用腹壁肌肉减少张力的方法。但总体来说,疝环组织缝合术复发率较高。一项纳入112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术后复发率可达69.4
3、%。目前该术式在择期手术中已较少使用。2.造口移位修补术:该术式将原造口拆除并缝合关闭,在脐部、对侧或同侧其他位置重新造口,以降低造口肠管缝合后复发率较高的风险。虽然其短期内复发率低于组织缝合法,但其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又存在原造口位置发生切口疝及新造口位置同样伴有造口旁疝的风险。因此,目前该术式应用较少。一项包含25例造口移位的研究显示,52%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疝,新造口处造口旁疝发生率68机由于造口的存在,造口周围腹壁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其张力=(腹腔直径X腹腔压力)/(4义腹壁厚度);在咳嗽或跳跃等剧烈活动时更是高达170mmHg的腹腔内压,组织缝合难以承受这种张力。因此,传统缝合修
4、补方式的复发风险较高。然而,尽管上述两类修补方法因较高的复发率而不推荐用于常规择期手术中,但在急诊手术、感染未明确或未控制、一般情况较差等特殊情况下,上述术式依然是可用之法。二、造口旁疝修补手术的创新(-)修复材料的应用修复材料在疝修补手术的应用,给造口旁疝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早期应用的补片为网孔较大、不防粘连的聚丙烯(PP)材料,有侵蚀肠管风险。后来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补片因微孔结构减少了粘连问题,但因孔径(3m)太小巨噬细胞无法通过,易发生感染。此外,孔径0.8mm的补片上肉芽生长形式的改变可能导致补片的柔韧性下降。此外,单一材料补片单位重量较大,这也增加了患者的异物感。后来研发
5、出复合材料,与腹膜腔接触的一侧通常是光滑微孔面,以防粘连,而面向结缔组织的一侧为较大网孔面,这有利于组织长入以形成抗张屏障。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PP/e-PTFE、PP/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PP/tytan等。除这些不可吸收合成补片外,也有可吸收补片和生物补片,但这些补片未能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优势。除此之外,还有使用HAPN凝胶涂敷抗菌药物以增强抑菌性、掺杂纳米金刚石以减少粘连的研究,但都仍需进一步证据。目前,腹壁疝修补应用最广泛的是复合合成材料补片。与切口疝补片修补不同的是,由于需要给造口肠管留出恰当的通道,临床上演绎出多种以补片覆盖方式不同而命名的技术,如Keyho1e修补技术和SUg
6、arbaker修补技术等。1.Keyho1e修补术:1977年,Rosin和Bonardi应用剪孔补片对结肠造口旁疝进行了修补,Hopkins和Trento在1982年将本方法应用于回肠造口旁疝的修补中(同时进行造口移位)。防粘连合成补片问世后,造口旁疝开放手术更多地采用了腹腔内补片疝修补术(intra-abdomina1peritonea1on1aymeshrepair,IPOM)的补片覆盖方式进行修补,这也为后续腹腔镜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可能。国内的早期实践显示,1-48个月的随访期间,Keyho1e组和造口移位修复组中各有1例复发(1/26比1/3),提示开放式补片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造口旁疝 修补 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