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docx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月完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暧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二)脾胃气虚证:胃月完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薄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三)脾胃虚寒证:胃月完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薄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四)肝胃郁热证:胃月完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五)胃阴不足证:胃脱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
2、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腕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2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3 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脱、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脱、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5 .遵医嘱艾灸,取中脱、神阙、气海、关元等穴。6 .遵医嘱药熨法,取胃腕部。7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8
3、,遵医嘱拔火罐,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二)暧气、反酸1 .观察暧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2 .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暧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3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天突、中皖、内关等穴。4 .遵医嘱艾灸,取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脱、神阙等穴。5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内关等穴。6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中月完、内关等穴。(三)纳呆1.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2,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
4、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航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 .内服中药。(1)脾胃虚寒证汤剂宜热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2)其他详见附录1。2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2 .药熨法(详见附录2)。3 .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4 .艾灸(详见附录2)。5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6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7 .拔火罐(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 .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2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3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4 .指导患者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胃疡 消化 性溃疡 中医 护理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