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治进展2023.docx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治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治进展202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治进展2023摘要近年来,多耐药及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日益上升,因此,多黏菌素作为对大多数多耐药菌株依然敏感的抗生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多黏菌素的广泛使用可能会对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诱导作用,使其产生耐药性。同时,异质性耐药现象的出现也增加了临床上对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治难度。目前临床上除了依赖多黏菌素联合其他抗生素来治疗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之外,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探索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早期检出方法有助于优化和完善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诊疗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现状、产生机制、检出方法及其
2、防治措施。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fami1y克雷伯菌属(KIebSie11aSPeCieS),主要存在于人类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中,可与宿主共生,也可作为机会性病原体或病原体引发感染。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092023年间全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是我国常见的呼吸道革兰阴性致病菌之一11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感染多为机会性感染的医疗相关感染,死亡率较高,为临床诊治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对肺炎克雷伯菌防治措施的研究成为了临床上关注的重点。目前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经验性治疗仍常用-内酰胺类、氨基糖苗类及唾诺酶类抗生
3、素,然而由于抗生素滥用带来的选择压力,近些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根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公布的20052023年的监测数据,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逐年上升,耐药谱逐渐变广,这一现象大大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为了应对临床上愈发严重的耐药现象,多黏菌素作为一类对目前大多数多重耐药菌株敏感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由多黏芽泡杆菌产生的环肽类阳离子抗生素,包括A、B、C、D、E五种类型,目前临床上仅使用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进行抗菌治疗20多黏菌素可与革兰阴性菌外膜脂多糖(1PS)中脂质A的磷酸基团结合,将自身疏水部分插入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随后通过自发摄取
4、机制透过外膜并将其破坏,导致细胞渗透失衡,达到杀菌目的。多黏菌素的杀菌机制还包括3:(1)使内外膜的磷脂小叶产生接触并发生磷脂交换,导致细胞渗透失衡;(2)诱导细菌产生羟基自由基,导致Fe3+流失和铁硫依赖蛋白失活;(3)抑制细菌内膜上的二型NADH脱氢酶(NDH2)活性,扰乱细菌新陈代谢;(4)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与1PS分子结合,抑制脂质A的内毒素活性。然而,多黏菌素的使用可能会对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诱导作用,使其产生多黏菌素耐药性。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最早主要由染色体介导进行垂直转移,而随着质粒介导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obi1eco1istinresistance,mcr)在多国被检出后,多黏
5、菌素耐药性的水平转移也成为关注的焦点,鉴于质粒介导耐药性水平转移的广泛性,加强对多黏菌素类药物耐药性的防范已刻不容缓。一、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流行情况过去十年间,全球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多黏菌素耐药率从不超过2%增至9%40美国、加拿大、南美和欧洲均报道了多次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流行。2013年来,欧洲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已上升至33%以上,意大利的CRKP多黏菌素耐药性高达43%,希腊为20.8%,西班牙为31%50根据2017年我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临床分离到的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少而散发检出率约为0.7%。图1为CH1NET统计的
6、2017年至2023年全国1OOO余所医院中采集到的克雷伯菌属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情况。目前数据显示,我国的耐多黏菌素克雷伯菌检出数逐年增高,但总体的耐药率仍较低,多黏菌素依然是目前治疗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强有力手段。二、肺炎克雷伯菌中常见的耐多黏菌素机制(-)作用靶点结构的改变多黏菌素作用靶点为细菌外膜1PS的脂质A,其耐药机制多与脂质A的结构改变有关,例如在脂质A中插入带正电荷的结构(如磷酸乙醇胺,pEtN和1-4-阿拉伯糖,1-Ara4N等)可减少与多黏菌素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降低细菌对多黏菌素的敏感性6o介导这一过程的基因可位于染色体上,也可位于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上。1. 双组分调控
7、系统(two-componentregu1ationsystem):双组分调控系统是细菌中一种重要的信号传递系统及基因表达调节系统,可介导细菌在阳离子抗菌肽环境中产生适应性。与多黏菌素耐药性相关的双组分调控系统包括pmrAB系统、phoPQ系统和ccrAB系统,它们之间还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共同介导耐药性的表达7o如图2所示,pmrAB系统和phoPQ系统被环境中的多黏菌素激活,具有组氨酸激酶活性的组分PmrB和PhoQ便催化效应调节蛋白PmrA和PhoP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PhoP可上调pmrD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并使PmrA稳定于磷酸化状态,进而激活编码PEtN磷酸转移酶的pmrCAB操纵
8、子、参与脂多糖修饰过程的pmrE基因以及参与1-Ara4N合成的PmrHFIJK1M操纵子从而将pEtN或1-Ara4N插入脂质A2o同时,磷酸化的PhoP也可直接激活PmrHFIJK1MocrrAB系统主要通过调控下游的crrC基因(又名H239_3062基因)来影响细菌的多黏菌素耐药性。其组分CrrB基因发生突变时会上调crrC的转录进而导致PmrAB系统过表达7以及PmrHF11K1M操纵子、PmrC和pmrE基因的激活。此外,crrC还会与周围基因共转录,其中便包括编码RND型外排泵的H239_3064基因,该基因转录上调会导致菌株对多黏菌素、四环素及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增加。因而相比于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耐多黏 菌素 肺炎 克雷伯菌 诊治 进展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