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逻辑”与“实践使命”:《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思考.docx
《“学科逻辑”与“实践使命”:《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逻辑”与“实践使命”:《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思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科逻辑”与“实践使命”: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思考摘要: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德育实际被视为一个工作概念,被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具体的学科知识教育及政治、思想、法治、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都被纳入这个系统之中。虽然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与冲突,可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人们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在评价德育质量的量化标准,讨论与衡量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时,教育者感到一些迷茫,感觉到实践操作上的低效。本文从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入手,试图从要素分析的角度,帮助教育者理解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的逻辑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前提与实践逻辑。关键词
2、:学科逻辑;实践使命;德育要素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 (2022) 03-0023-06DOI: 10-15958j-cnki-jywhlt-2022-03-004近年来,在一些学校中,一些教师(包括学校管理者)出现违纪、违法事件,如恶意伤害学生、违规补课收费等;在中小学生中,“偷盗” “下暴” “校园霸凌” “施虐” “权钱交易” “收受保护赛”等事件时有发生;学生伤害教师的案件也频繁曝光。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上级主管部门与学校高度重视,采取了不少应急措施。多年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专门印发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
3、以指导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学生的权利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对青少年儿童的保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但从近年来的实施现状来看,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尽管法治教育it入中小学课堂,小学阶段专门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还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法治意识写入总的目标要求中,但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并未深入内心。各学校几乎都聘请了专职司法干部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但如何在中小学摆正法治教育的地位,真正增强中小学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坚定的法治观念与自觉的守法行为,仍然需要深入研究。要真正做好学校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既具有学科科学研究的基础,又能够符合其实践逻辑,首先应该科学梳理
4、如下几个问题。一、“德育工作”与“德育科学”:学校德育的学科属性追长期以来,不管是社会上遭遇何种道德危机,还是学校教育遇到什么德育困惑,或者家庭教育中遇到什么道德难题,社会各界均会呼吁重视学校德育,切实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党和政府也经常下发各种文件与纲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可我们却很少从学校德育的内部去思考这些问题是否属于德育问题,或者说究竟属于哪一种德育问题,社会、家庭与学校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学校德育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属于德育中哪一个要素,应该如何加强有针对性的德育。需要指出的是,在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人们似乎并没有去认真思考过德育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人们惯性地认为,德育就是上级布置下来的
5、工作和任务,或者是单一的政治要求。但对于德育中一直以来提出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与心理健康这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过多思考。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总是说德育没有做好,没有到位,缺乏实效性的原因所在。造成这些困惑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德育理论界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忽略了针对中国学校德育的概念进行严格梳理并对其要素进行细分,特别是忽视了对中国学校德育的传统文化线索的梳理,而是笼统地谈德育。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人们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没有施行有区别的教育,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学校德育这个工作概念中包括的不同要素的科学属性,自然也没有
6、去分析这些不同的要素之间如何发生相互的作用与冲突。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一一什么是德育这个问题不用讨论,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话题。事实证明,凡是现实中的问题,无论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必须首先明确概念,辨明其内涵与外延,否则,我们便无法建立起一个系统科学的执行体系。这便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虽花了不少精力与经费却没有取得应有的德育实效的根本原因。多年来,学校德育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更不要说深入了。理论研究者要么从工作概念入手去探索学校德育的科学逻辑,结果却往往不能自圆其说,也无法做到逻辑自恰。因为作为实践工作的学校德育被等同于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筐”,被定义为“大德育”,也被称
7、为“广义的德育”,按此理解,学校德育实际上是一个交叉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由于不少研究者对大德育所包括的若干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没有进行深入辨析,特别是这些要素之间内在逻辑上的区别甚至是冲突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所以,学校德育这个概念并没有从理论上给予厘清;也有部分德育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了与西方思想接轨,将学校德育等同于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简称“小德育”,也叫“狭义的德育”。这样的简化与接轨很显然不能适应实践中的学校德育,因而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上的不兼容和错位,窄化了学校德育的“工作性”,忽略了学校德育的交叉学科属性。从多年的德育理论研究和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学科 逻辑 实践 使命 道德 法治 课程 建设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