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素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docx
《“公益素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素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益素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戎晓军初中生公益素养的培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在分析公益素养培育的学校及个人发展的现实背景、中学生公益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公益素养培育课程的研究目标、实施步骤和推进策略,从而为培养初中生的公益素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课题缘起缘于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建构的需要初中三年,学生需要接受学校文化的滋养,需要磨炼德性和技能,需要发展恣意的个性,需要烙下成长的印痕。瞄准这些需求,着眼于学生智识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个性的张扬、成功的体验、幸福的成长,以促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的自己为目标,我校于
2、2022年尝试进行“新六艺”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并入选杭州市课程改革试点学校。课程中,我们赋予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新的含义,即勤修“道德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身体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作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六项重要素养。在每一领域开设“基础”“拓展”两类课程,两类课程直接指向本领域特有的学生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 “面向全体,夯实基础,多元发展,探索创新;张扬个性,提升内涵”的育人思路,同时体现成长性和科学性,以达成核心目标。在“新六艺”课程基本成熟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文化的滋养,更需要社会实践的磨砺。而当前的公益活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
3、是学生道德素养的必要补充,也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和音皆社会的需要,时时体现着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在基于学校原有的“新六艺”德育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学校的德育体系,以“三维三力公益素养培育课程”为核心中轴,带动学校的整体德育课程,从根本出发不断完善学校德育课程。培养中学生公益素养的政策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同时,共青团中央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组织青年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努力使志愿服务成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时尚。因此,
4、培养中学生公益素养并使其发展到较高水平迫在眉睫。鉴于中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现状的需要一是中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不高。当前,中学生虽然对公益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大多数学生只是出于好奇进行了简单的参与尝试,经常参与其中的中学生数量非常少。从整体来看,学生群体中真正参与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是校学生会、校团委、校志愿者队等学校社团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和成员,但这些学生的主动参与并没有带动其他在校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中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服务面窄。中学生公益活动的服务范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首先,中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之余才可能去参与公益活动。其次,学
5、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一般集中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域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后,小学和初中的公益活动内容以交通秩序维护、环境保护等为主,服务主题和形式相对单一。三是中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持续性弱。由于目前学校与企业、社区还缺乏稳定高效的参与机制、奖励机制和制度化的规范措施,导致初中生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动力不足,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存在缺乏连续性、持久性,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困难等问题。核心概念解读“中学生公益素养”是指中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而不断地拓展公益认知并拥有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在公益领域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实践能力,它包括中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为准则的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精
6、神和态度,以及与之对应的从事公益活动、开展公益行动所具备的能力。“三维”,即学生公益素养包含三个维度:知、行、信。“知”,即公益认知,包括社会问题的感知、公益相关知识、公益价值观念;“行”,即公益个体行为,包括公益准备行为、公益宣传行为和公益实践行为;“信”,即公益情感和意识,包括公益参与情感、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领导协作。“知、行、信”这三个维度对应了担当力、服务力和领导力这三个方面能力提升的具体内涵。“三力”,即通过从事公益活动、开展公益行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力、领导力和担当力这个三方面的能力。同时,这三方面的能力互相作用、相互促进,进一步助力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培育课程的整体框架培
7、育课程的实施步骤组建“净善少年志愿服务中心”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培育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学校校长室全面指导、策划,是活动的决策机构,实施管理机构由政教处、教导处及各班主任等组成,以净善少年志愿服务中心为公益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组织和管理净善少年志愿服务中心的具体运作。同时,积极引导班主任挖掘家长职业资源,形成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公益导师资源库。此外,学校行政各科室挖掘典礼资源,形成系列化资源库,如新生始业教育课程、骄傲人物公益力展示课程、假期公益行课程等都有助于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健全“公益素养培育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公益素养培育课程中的特色课程为必修课程,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常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益 素养 课程 建构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