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docx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摘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背景以及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联动的工作体系,明确校企各自的培养职责,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以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正常运行的建议。【关键词】双高计划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 (2022) 12-0083-04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22年提出的一项旨在促进行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技能的传承与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并重的培养方式。20
2、22年,教育部提出国家“双高计划”以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双高计划”是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与本科教育中的“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大学类似,但数量和评估方式有所差别,教育部从2022年开始评选了50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高水平专业群。笔者基于国家“双高计划”指导背景,探讨高职院校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和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建设,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建设路径,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背景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的技术教育共同融合发展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0222022年,全国
3、有562家中小企业、学校和行业组织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目前,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它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日本“产学官”、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模式,主要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协同、学生参与的形式,吸收先前广州、太仓等地方性经验。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还处于积累经验、逐步发展、局部创新的阶段。自2022年起,教育部分三个批次在1000多他专业开展试点工作,目前验收了两批。从验收结果看,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本土化、特色化、项目化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产生了一批优质品牌;在校企共育机制、招生招工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总
4、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人、育人、留人的难题。在此基础上,202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优先处理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重申要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全面推广和实施现代学徒制。可见,高职院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联动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工作体系,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的发展。二、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技能
5、,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现代学徒制具有融通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的重要作用,能较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工作自实行以来,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也暴露了不少新问题。(一)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教育优先权不明确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教育的一种基本办学模式,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文件明确“双主体”育人的职责范畴。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了 “双主体”或多主体办学的情况。学校和企业作为主体单位如何在共同办学过程中寻求平衡点,如何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如何解决遇到的诸多问题,比如专业选择、岗位选择、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等,这些均缺乏明确的责
6、任划分。其中,在基础投入、教学活动等方面是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教学活动而言,职业教育要先理论后实践,还是先实践后理论?教育优先权不明确是困扰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的一个问题。(二)企业和高职院校中期合作的意愿还不强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与之配套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绩效指标、管理办法等都还不够成熟。对学生(学徒)的培养方式,更多的是参照以往的普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或在此基础上仅仅调整部分课程内容,并没有体现现代学徒制的真正内涵。从目前来看,这些试点院校又过于注重企业方面的用人需求,强调学生的学徒身份,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校的育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
7、分发挥。这意味着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将出现倒退的可能性或者说趋势。一些试点企业因各种原因到中期开展合作时兴趣不高,不太积极参与组织制订课程标准、评价标准和学习形式,也不太愿意参与招生活动,不乐意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没有完全认可这些受训的徒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也就是说,没有建立好学生的双身份制度。招生与招聘相融合的设想远没有成为事实,课程和评估标准几乎是纯粹的形式化,现代学徒制的初衷并未真正实现。总体来说,现代学徒制还出现脱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社会认可度低的现象。(三)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备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虽然结合了国内外经验,校企合作将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 背景 高职 院校 现代 学徒 培养 模式 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