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文化产业管理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文化产业管理调研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刘汉波2019年12月28日第一部分:法律法规支撑(一)与乡村振兴相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其中,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了部署。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2、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规划明确指出了发展目标:到2023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止匕外,规划特别强调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关系到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的具体发展策略方面,规划明确提到了三占八、第一,保
3、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第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第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
4、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附:乡村文化紫荣兴盛重大工程(一)农耕文化保妙传承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珞,制定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导意见开展堇要农业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充分施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力度.(二)戏曲进乡村以县为基本单位,级冢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困体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争取到2023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
5、及化(二)贫困地区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龛设在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珠合文化服务申心示范工程和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越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双魏工程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地区村税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四)申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深入发掘农村各类优秀民间文化费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人才,每3年评审命名一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五)古村落、古民居保犷利用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跳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吸引社会力Jt,实施“拯救老屋”行动9开展乡村遗产客栈示范项目,探索古村踪古民居利用新途径,促进古村落的保挣和振兴.
6、(六)少数民族独包村毒保护与发展遵选2000个基础条件莪好、民族特色鲜明、发展成效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堂设典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数育,铸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S1(七)乡村传统工艺振兴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从贫困地区试点起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技能培训为抓手,帮助乡村群众掌握一门手艺或技术。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海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形成具有一定彩响力的地方品牌。(八)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H支持府条件的乡村依托古遗址、历史建筑、古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莫设遗址博物信、生态(社区)博物馆、户外博物馆
7、等,通过对传统村落,街国建匏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杰环境的综合保护与展示,再现乡村文明发展轨迹。(二)与文化产业管理政策相关2017年4月12日,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决定性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供给侧J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
8、发展,“文化+”、“互联网+”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还不够大,创新创意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强,结构布局还需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高端人才相对短缺,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待完善。发展规划着重提到了坚持统等协调,即统等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立足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和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重点,推动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调、联动发展的布局体系。发展规划专门开设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 .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以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产业发
9、展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互惠共赢。2 .统筹城多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乡村原始风貌、自然生态,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鼓励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促进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就业增收。支持各地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小(城)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多村。3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依托各地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多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并受益的民族手工艺品、民间演出、乡村文化旅游等。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具有竞争潜力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进入
10、国内国际市场,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群众就业增收、生态环境保抱、特色民居保护等融合。支持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文化产业项目。另,发展规划支持规划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支持地方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小(城)镇,培育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与文化产业管理行业相关2019年6月31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发起,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众多文化产业研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参见以国家发布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为划分标准,以突出核心内容生产环节,兼顾外围产业环节为原则,围绕文
11、化行业的14个行业进行分析,包括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演艺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等。报告以关键词的形式描绘2018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1乡村振兴精准发力。2018年是乡村振兴元年,也是农村改革40周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文化振兴是基础。从特色小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到精准扶贫,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2 .文旅融合战略深化。2018年3月国务院出台意见将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性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3
12、.原创内容繁荣生发。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随着技术商大举泄游,原创内容开发成为实现文化产业链延伸的基础,文化产业通过打造新的内容产品和再造生产管理流程,实现“自我造血”。2018年原创内容与技术平台混合为王,原创短视频、系列微视频商业发展模式更能促进原创内容开发,从而出现头部内容与原创内容协同共生。以网络电影为例,2018年原创剧本占比84%,文学、动漫、游戏、神话故事、真实事件等为网络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 .城市营销塑造形象。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设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已然开启,文旅融合让“城市营销”的概念逐渐兴起。城市营销的规划需要立足于城市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多元化产业链为
13、辅助。城市品牌塑造也早已不是简单地对在地旅游产品进行营销,更包括文化氛围、人口素质、包容度等多个方面。目前旅游城市的营销更聚焦于城市硬软实力和环境的营销。第二部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一)国内设置概况2004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山东大学(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设置在文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设置在媒体管理学院)、云南大学(设置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共四所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招生,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在我国正式开设。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213所高校开办此本科专业(图1)。图120042019年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数量增长情况在众多开设有文
14、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既有国家重点高校,又有地方普通高校;既有公办性质又有民办性质的高校;既有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中东部地区,又有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其中开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原“985”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招生,下同)、山东大学(2004年)、同济大学(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北京大学(艺术史论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开设年份不详)。开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原2工程高校(不含985工程)有云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方向)、湖南师范大学
15、、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开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农林院校有浙江林学院(2007年),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天津农学院(2014年)、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在以上所列的高校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般开设在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传媒学院、管理学院等,也有开设在艺术学院的。经参考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河南大学、长春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培养方案,得出调查成果如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山大、厦大都是如此命名,中国海洋大学命名为“学科基础课程”)古代汉语应用逻辑学中国文化艺术史西方文化艺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河大)西方文化概论(河大)社会调查方法中文写作训练传播学概论美学原理人文学科研究方法(厦大)中国文化典籍导读(山大)文化产业概论(中国海洋大学、河南大学将其放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山大将其放在专业必修课)文化政策与法规(中国海洋大学、河大)民俗学学科专业课必修文化管理学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文化遗产学文化传播学/传媒经营管理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文化市场营销学(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山大)文化创意/创意技术基础市场调查与分析文化产业新业态概论文化产业规划案例(长春大学)选修山东大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