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管理创新.docx
《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管理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管理创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管理创新摘要。环视现行的学校工作,“高负担低收益、高付出低回报、高耗费低获得”的情况司空见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努力探寻学校管理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方法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管理;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遵循,也可以视作我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减耗、提质、增效。多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卓越成就,但是环视现行的学校工作,制度建设僵化、家校共育虚化、课程设置窄化、教学目标异化、学习环境陋化等现象屡见不鲜,“
2、高负担低收益、高付出低回报、高耗费低获得”的情况司空见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努力探寻学校管理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方法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一、刚柔相济,打造教师管理新生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教育工作是“良心”工作,教育过程不是流水线,教育“产品”也非标准件,教育结果与教育付出既不同步,也不等值,在职业倦怠日趋严重的当下,显然只注重“刚”的制约而忽视“柔”的元素很难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优化教师管理必须切实抓住制度创新这一关键,特别注意做到:1 .制约性与人文性兼顾。在构建各项管规章制度时,校长要有“首席服务员”的意识,要牢固树立“替师生着想,为
3、师生服务”的理念,即使简单如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应从教育节律与生理节律两方面去研商、去酌定。让冷冷的规章融入浓浓的人情味,不仅能使规章的执行因“畏”而显其威,更能因“味”(人情味)而扬其为,大大提高规章制度的认同感与达成度。2 .行政性与民主性同构。规章制度的建立,应始终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这样的规章制度,因是教职员工集体智慧形成的,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向壁”虚造得来的;是教职员工源自内需产生的,而不是管理者以权力意志强加给“我”的,所以更能为师生所接纳、所悦纳、所采纳。3 .稳定性与动态性互补。不是所有的制度在其实施之后都是有效的,也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是放诸各校皆准的,因此要因时、因
4、地、因情经常做好调整、充实、清理工作,以免教师在陈规旧矩前,因“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踌躇不前、裹足不进。4 .考评性与激励性并重。“一碗水端平”无疑是学校管理尤其是学校考评的重要准则,但学生的组成有所不同、班级的状况有差异、原有的基础有区别,因此考评时要看变化、看发展、看进步,而不是片面追求考评标准的统一性。从而使更多的教师敢于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争一争,拿得到”的目标,善于向快的追、朝优的赶、与强的比、同高的争,不断自我加压,不断自我超越。5 .惩戒性与指导性结合。惩戒只是手段,提高才是目的。在拿出评判结果的同时也要提出整改建议。唯如此,才会让教师“修”有目标、“改”有方向,变消极为
5、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感动为行动。二、家校相辅,筑造学生管理新桥梁对于“家校共育”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合作。1“家校共育”在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素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时至今日,“家”“校”仍处于若即若离、不即不离、貌合神离的状态。如何通过建立和发展“家”“校”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真正实现家庭、学校和社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协调的环境和更为广袤的土壤,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1提高共识度。在生活中,家庭、学校、社区作为不同的社会单元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教育任务,但在家校共育中,三
6、者有着明确而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不是以“分数定成败、以升学论英雄”。不断提高共识度是家校合作共育最坚实的基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2 .关注差异度。在组织“家长委员会”等各种家校共育机构时,要特别注意从教育理念、管理水平、热诚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综合考量,其成员应该由学校管理者、教师、父母和社区成员等多边代表构成,而不能仅以家庭环境优劣、父母社会地位等来吸纳成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多方支持,使教育共同体成员真正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3 .彰显透明度。“家校共育”是典型的“跨界”行动。教师要“走出”
7、校园,父母和社区须“迈进”学校。跨界组织的决策平台应该是透明的。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以便在这多边组织中,学校、家庭和社区既各受其益又各司其职、既各得其所又各善其事、既各安其位又各展其能,真正做到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事能尽其效。4 .扩大开放度。一要敞开校门。作为主导方的学校,要主动向家庭、社区开放,这是家校“共育”的基础。二要启开家门。让家与家之间多沟通、多互动、多交流,尤其是让好的家庭成为典范,能使更多的家庭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三要叩开“大”门。即要面向社会,吸纳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吸引各类公益机构的支持。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才会事好办,才会好事办好、实事办实。5 .
8、加强整合度。家庭不是学校,社区也非专门的教育机构,因此,要让合作共育真正走上“绿色、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必须从大处着眼、由细处着手,科学梳理、整合、规划好合作共育的重要内容。既通力合作又分工明确、既整体联动又责任到人、既周密计划又有效督查。每次活动时,都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场所、定内容、定专题、定形式。彼此不扯皮、不推诿、不抱怨,做到遇事少独断、勤协商、多讨论,从而使“家校共育”真正变“隔界招手”为“跨界握手”。三、长短相顾,营造课程管理新磁场审视目前的课程设置,尚有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简言之,一是难度划一,以致优秀生吃不饱,暂差生吃不了。二是数量不足,尤其是能满足学生深度学习、超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发展 引领 学校 管理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