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机器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2023.docx
《脑机接口机器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机接口机器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202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脑机接口机器人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2023摘要:卒中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目前的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效果有限。近年来,基于脑机接口调控的机器人技术为卒中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不同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已被应用于卒中后康复领域。作者简要介绍了不同范式脑机接口机器人的特点及其在卒中康复领域的作用机制,综述了不同范式脑机接口机器人在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导致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川。卒中后约80%的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常规康复治疗后
2、,仍有50%70%的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3-4。目前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有限,亟需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进一步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技术如脑机接口技术、机器人技术被应用于卒中后康复治疗5-6。脑机接口可以根据人的意图控制外部设备,并在训练过程中激活大脑皮质,改善卒中患者肢体功能7。机器人能为卒中患者提供高重复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功能训练,诱导持续性运动学习,增强神经重塑,促进运动功能康复网o近年来,研究人员将上述两种技术相互耦合,研发了脑机接口调控下的机器人技术,并逐步用于卒中后运动康复9。本文就脑机接口机器人在卒中康复领域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
3、提供新思路。1脑机接口机器人概述脑机接口机器人采用侵入或非侵入方式获取患者执行任务时产生的神经信号提取相关信号特征,将这些特征进行分类后推测患者运动意图,并产生操作机器人设备的控制信号,进而实现根据患者运动意图控制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10。1.1信号采集1.1.1信号采集方式:脑机接口机器人的脑机接口系统负责采集、处理神经信号,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机器人控制信号。根据神经信号采集方式的不同,脑机接口系统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需要通过手术将电极置入大脑皮质,检测大脑皮质的电信号。这种采集方式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但同时也伴随着手术失败、感染等相关风险11。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
4、统将检测装置放置于头皮上,记录相应信号。这种采集方式安全无创,但颅骨的导电性有限,因此存在信号衰减的问题口1根据信号采集技术的不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又分为基于脑电图的脑机接口、基于脑磁图的脑机接口、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脑机接口和基于功能MRI的脑机接口等12。脑电图具有无创、操作简单、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因此成为脑机接口机器人研究中使用最多的信号采集技术口0-11o1.1.2采集信号类型:目前脑机接口机器人主要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两种神经信号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6-7J3o1.1.2.1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目前大部分脑机接口机器人是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控制。人在进行不同部位的
5、运动想象时,可在相关大脑区域检测到神经元活动14o想象肢体运动时,对应大脑皮质被激活,导致运动感觉区的节律和节律信号幅度减小,称为事件相关去同步运动想象结束后对应区域节律和节律信号幅度增加,称为事件相关同步口5o基于运动想象范式脑机接口机器人通过检测参与者想象肢体运动时特定节律的脑电信号,将其进行分类并转化为控制指令,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13。1.1.2.2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指当人接受高频(6HZ)周期性视觉刺激时,枕叶皮质大脑神经细胞会自发产生特定的电位变化口6。将电位变化与特定相关联的命令进行匹配,可以确定用户的意图,进而控制机器人。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
6、逐渐被用于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7。1.2不同脑机接口机器人特点1.2.1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训练要求卒中患者需进行运动想象任务。运动想象可以通过反复激活对侧运动区域的镜像神经元,促进神经元萌发等变化改善运动功能17。运动意图和感觉反馈之间的准确匹配是促进卒中康复的重要因素18。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对意图检测的准确性和对控制的有效性需要长时间的训练7,19,其控制精确性和康复效果可能依赖于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能力以及在运动想象期间产生事件相关去同步或事件相关同步的能力20-21。卒中可能会导致认知障碍或改变患者的事件相关去同步或事件相关同步
7、反应,从而限制其应用的范围7,18o目前准确解码多类运动想象信号仍具有挑战性,基于运动想象范式脑机接口机器人只能产生少于4种的命令19。1.2.2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卒中患者进行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训练时,需注视前方不断闪烁的高频的视觉刺激,以产生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其诱导过程更接近人体自身的神经功能反应,与主动意向的相关性较小,与运动想象相比,不能有效激活镜像神经元,可能使得实际康复效果不理想口7。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优点在于只需要通过较短时间训练便可具有较高的意图检测精度和良好的机器人控制性,允许处于不同康复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卒中患
8、者使用18,22,但训练时需要持续注视眼前的视觉刺激,可能会导致疲劳影响控制效果23。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相比,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在信息传输率和识别准确率方面更具优势,且不易受到运动伪影的影响,可以进行更可靠地分类24。当受试者接受许多不同频率的视觉刺激时,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可以被解码生成更多的命令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从而控制机器13o1. 2.3基于混合范式的脑机接口机器人:近年来有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想象-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混合范式脑机接口机器人口7o研究者使用多张连续抓握图片引导患者进行运动想象,同时每一张图片以一定频率闪烁,产生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结果表明,基于混合范式的脑机接口可以实现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口 机器人 治疗 卒中后 运动 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