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docx
《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生命观念基于对种群和群落研究问题的分析,人体探究视角对认识事物的重要性。课前自主学习教材研读。探新知必备知识感知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 .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2 .研究的问题34 .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作用: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5 .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6 .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丕圆,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生富。7
2、.特点: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丕变的。三、种间关系1 .常见种间关系(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4)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壬产生危害的现象。(5)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提示:一III2 .实例(连线)实例I.流感病毒与人.根瘤菌与大豆出.草与兔W牛与羊V.海葵和寄居蟹IVIV四、群落的
3、空间结构1 .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2 .类型类型现象决定因素垂直结构分层植物分层:光照强度、温度等动物分层:栖息空间、食物条件水平结构镶嵌分布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1 五、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2 .群落的季节性原因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3 .生态位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遮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4 2)研究某种生物生态位时,要注意的问题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
4、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5 3)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六、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 .土壤生物的特点及调查方法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盘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 .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让法。F基础诊断G判断对错(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 .鄱阳湖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构成群
5、落。()2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此属于种间竞争的实例。()6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标记重捕法。()提示:1.X鄱阳湖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7 .3.4. X这两个群落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5. 6. X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核心问题解惑核心突破O提素能学科素养形成缪&二种间关系1.种间关系比较表格关系名
6、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个体数Ay00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O时向图甲少”的不同步性变化虫个体数X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乙;生存能力相同,如图牛与羊;农作种间竞争O-rI个体数,时向图乙)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O时向图丙丙寄生N体数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b时向图丁A寄生生物B宿主活得更好互利个体数O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力口,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大豆与根瘤共生O时间图戊菌2.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1)“同升同降”
7、一互利共生,如图戊。I一升I_J竞争I一方灭绝一竞争,如图乙一降|一I葡是I一两方皆在一寄生,如图丁说明:在竞争力不同的两种生物中,一方因竞争力弱灭绝,而寄生关系中,一般不会淘汰物种。斤对点提能应用实践:1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1)青蛙与稻飞虱、水稻与病毒、水稻与稻飞虱分别为何种种间关系?提示:捕食、寄生、寄生。(2)稻飞虱和植物病毒V是不是寄生关系?说明理由。提示:不是。稻飞虱是植物病毒V的传播媒介,植物病毒V对稻飞虱没有危害。2.如图中的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