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后稷教民警稹。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尧日:“劳之,匡之,辅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据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免虎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节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材料二:凡治国之道,必先富
2、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故举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奇巧,末作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是以先王知名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
3、今也仓縻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奔一徙成邑,二徙成都,三徒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粟者,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写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4、?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稼稽,“稼”是种植,“猫是收获谷物;“稼稿”是种植收割,泛指农业劳动。B.振,文中指救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振之以威怒”的“振”词义不相同。C.治,治理得好,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治”词义不相同。D.众,使动用法,使增多,与大学之道“先正其心”的“正”用法一样。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圣人的眼中,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相处,应自觉遵从各种尊卑长幼的人伦秩序,不用国家引导教化。B.管子认为,在国家治理方面,应重视百姓生活。君主想治理好国家,一定先想方设
5、法让百姓富裕起来,再去治理。C.相比农业,末作和奇巧两种行业花费的时间少而获益多,在国家治理情况紧急的时候,应先禁止二者,防止百姓游食。D.当百姓富裕后,他们就会安于家乡,看重家园。而安乡重家的百姓,会敬重君主,畏惧犯罪,更容易服从国家的管理。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译文:(2)今也仓縻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译文:14 .在国家治理方面,两则材料对农业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5 .解析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16 .C解析词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文本 阅读 治国 乱国常贫 答案 解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