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日:“政在悦近而未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日:“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日:“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日:“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日:“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日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日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日政在节财或日: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叶民有俗心,而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
2、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不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徙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特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下智有之。”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节选
3、自韩非子难三)材料二: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日:“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日:“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日:“叶公子高未得其间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间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节选自墨子耕柱)注叶公子高:楚国大夫,姓沈,名诸果,字子高,封地在叶,所以称叶公。10 .材料一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惠之A为政B无功者C受赏D而有E罪者F免G此法之H所以败也。11 .下列
4、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来,是“使到来”,“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使退”,其用法相同。B.倍,指背弃,背叛,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倍”词义相同。C.恃,依靠,依仗,与现在所说“有恃无恐”“恃才傲物”两词中的“恃”词义不同。D.智,通“知”,知道,了解,与老子四章中“知人者智”中的“智”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公子高、鲁哀公及齐景公均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略。同一问题孔子给出不同答案。子贡对此不解,后经孔子解释,才知三国人心向背不同。B.圣明的君主善于在细微处发现小的坏事,在小事上实行轻罚
5、,所以民众没有大的阴谋与动乱,这值得那些只知依赖效仿舜的君主们学习。C.墨子认为叶公子高不懂的是如何达到“近远者,新旧者”这一目的,但其提问时并未让孔子明白自身的疑惑,故其没有恰当提问。D.面对孔子对叶公子高有关政事的回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有的人认为孔子的回答属于亡国之言,而墨子则认为孔子属于无效作答。13 .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徒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4分)译文:(2)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4分)译文:14 .材料二中,墨子为什么认为叶公子高没有得到他想问的东西,孔子也未能正确地回答?请概括回答。(3分)【答案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文本 阅读 公子 高问政 答案 解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