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学需要高质量教研如何筹备?如何设计.docx
《高质量教学需要高质量教研如何筹备?如何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质量教学需要高质量教研如何筹备?如何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质量教学需要高质量教研,如何筹备?如何设计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教研与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质量的提升。教育大计,质量为本;质量大计,教研为本。一个地区如果教学做得好,教研质量一定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离不开教研,这是我选择这个话题的重要原因。高质量的教研是什么样的?如何走向高质量的教研,再进入高质量的教学?首先要把握前沿,然后清晰教研思路,第三要设计高质量的教研过程,最后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把握前沿前些年上海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校长老师,大家到上海、北京学习培训,不只是为了听几个报告、开几个会,更重要的培训I目标是了解前沿、进入前沿、站在前沿,等
2、再回到你的家乡、学校,你就是前沿。很多中小学校长、老师比较缺乏对前沿的敏感和自觉。听了很多校长介绍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很多老师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大家讲得都很好。但是大家容易忽略一点,很多其他地方的校长和老师可能也早就这么想过和做过了。如何把握前沿?一是抓重大会议。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等等,重大会议上有重大方向和重大前沿。二是抓政策文件。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听很多校长在讲对学校的规划时,说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但这个文件2020年就到期了。现在做规划,要看的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几年,国务院、教育部密集
3、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文件,我大概数了一下,有49项左右。在我看来,这些文件都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不同领域、不同专题上的具体化,蕴含着国家的需要、标准、方向。国际上也一样,要了解国际教育界的前沿,就要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隔一段时间发布的研究报告、重大文件。多年前,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影响很大,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教育,也影响到了人类的文明。前段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一份报告,叫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它和以往所有报告有着重大的区别,它不是以人类为单位,而是以地球为单位展望未来的教育,思考人类这一生命物种如何与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这个报告里不断出现一个关键词生态
4、,它意味着未来全球的教育一定要注重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对一代代地球人进行生态教育,这就是国际教育的前沿。还有一个文件叫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它面向的是2050年。面向2050 ,我们要继续做什么?要抛弃什么?要创新什么?世界教育的前沿都在里面。三是抓顶尖期刊。每个学科都有最好的期刊,如果要研究课程、教材,课程教材教法必须看,不看不合格。把每个学科最好的期刊找来,然后把它近五年来每一期的目录检索、了解、揣摩一下,看它发了什么主题的文章,是以什么角度来写的,语言是如何描述的。前沿就找到了。比如要了解核心素养研究的前沿,就看看课程教材教法5年来发了哪些和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文章
5、,做了什么选题、以什么角度表述的。四要抓代表人物。每个学科都有代表人物,他们就是风向标、引领者。把代表人物5年来在全国各地上过什么课、做过什么报告、发了什么论文、出了什么书、正在主持什么课题了解清楚。五是抓年会论坛。每个学科都有年会和大大小小的沙龙、论坛。5年来,每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这个圈子的大咖正在热议、争鸣、讨论什么,这就是前沿。六是抓立项课题。各地都有教科研课题,比如可以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5年来立项了哪些国家重点课题,拉个清单,好好揣摩分析。今天的教研改革,什么前沿特别重要,值得去思考探究?比如五育融合下的教学、教研,我就正带着我的团队在研究。双线融合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的教师
6、不仅要能线下授课,还要能线上教学,更要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双线融合教学之下,应该怎么做教研?还有跨界学习(跨学科学习、跨时空学习、跨五育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这个时代教学改革的起点。今天的学习方式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出现了人机交互学习。学习方式变了,教学方式就要变;教学方式变了,教研方式就要变。前沿还包括对评价的改革,今天的评价改革基本的理念就是要从关注冷冰冰的分数到关注活生生的人。落到教学上,教师要有教育教学评价的新素养、新能力、新的教学基本功,评价改革的政策理念才能长到老师身上。长不到老师身上的政策理念很容易落空。清晰思路通过教研,一定要让教学的思路清晰起来。一要清晰概念。做教
7、研和教学,不能只有对方法的敏感,还要有对概念的敏感。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和大学的理论工作者有什么差别? 一线工作者是对案例、课例、故事、操作方法很敏感,但对概念不敏感。十几年前在上海参加一个语文课改的研讨会,语文老师介绍语文课改的经验,讲得都很好,但有一个普遍的缺憾,没有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怎么上语文课之前先回答一个概念问题一一什么是语文。老师怎么理解语文的概念,就会怎么教语文。比如,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那文字要习得、巩固、熟练,就必须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就很鲜明,教学时,老师就会把语文当作一门工具来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文字。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那语文就不只是教文字知识,对文字表达进行训练,还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教学 需要 教研 如何 筹备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