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心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docx
《2023年教育心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心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育心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在论语的开篇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学”字作为整部论语的领起,可谓意味深远,说明学是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关键。古人所学乃圣贤之道,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尊师则无法超凡入圣,修齐治平亦沦于空谈。故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敬学对于明德、传道、治国、平天下皆至关重要。尊师与明德纵观当今之世界,无论贫富贵贱,大多身心不安。究其原因,实与不学圣贤教诲而迷失本性密切相关。正如孟子所言:“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礼记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可见,古人所学者,道
2、也;目的是明明德,成就圣贤。说文解字谓:学,觉悟也,本作“教”,篆作“学”。即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也。可见,师,先觉者也;弟子,后觉者也。弟子拜师,以求觉悟也,而觉悟是自性本具,必从真诚恭敬心中求得,因此师与弟子当两俱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尊师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具体讲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用真诚恭敬之心去学习、落实老师的教诲。在社会污染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更要懂得亲师择友,即亲近贤德的老师,选择善友。荀子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人虽然禀性质朴、美善,心智聪慧,但必须求贤师学习,选择贤友交往。如果遇到真正贤明的老师,并向他学习,那么每天所听到的都是尧
3、、舜、禹、汤这些古圣先王的大道;如果得到善良的朋友并且与他交往,那么所见到的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每天进修仁义不断进步,却不知不觉,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反之,如果结交的都是不善之人,所听的都是欺骗、巧诈、虚伪的言行,所看的都是邪污卑下、放荡邪曲、贪图利益的行为,则将会使自己遭受刑罚杀戮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古人还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亲近善良有德行的师友,就像在雾水、露水中行走,虽然打湿不了衣服,但能时时蒙受其德风的滋润,自然能“德日进,过日少”,使自己也熏修成为有德之人。尊师与传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即圣贤相传之道。孔子言“述
4、而不作,信而好古”。师道其所以尊严,是因为真正的明师皆不标榜自己,而只是为往圣继绝学,传承古圣先贤道脉的传道者。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为师者所以光载千秋、万众敬仰之原因。中国传统社会重义轻利,医生和老师这两种职业最受世人尊敬。因为医生救人身命,不言财利;老师成就慧命,使人明道。古人云:“千金不卖道。”古代的老师不用学问谋利,如遇清寒而又真心向道的学生,不仅不收供养,还要补贴学生。正是为师者“谋道不谋食”的品质,深受社会尊重。在中国古代,对师道的尊重是通过礼加以保证。礼记曲礼日:“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从称谓方面讲,此时亲友会赠予一字,自此以后,亲友都要称其字表示尊重
5、。即便入朝为官,天子也要称其字而不称名。可以一生称名的只有两种人:一是生养自己身命的父母,二是培养自己慧命的老师。可见古人对于老师是何等尊重。古人入私塾读书,要先行拜师礼。而行礼者不仅是学生,连学生的父母都要向老师行跪拜礼:父亲带领学生,先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神位”行最重礼,之后老师入座于夫子牌位前,接受父子二人的最敬礼。如果是一个家族礼请老师教育子弟,就由家中最尊长者代表族人向老师行最重礼。中国古代家道谨严,长幼尊卑秩序分明。试想,身为一家之尊的家长是怀着何等恭敬之心,才会向老师行如此大礼?而这种仪式,又会在孩子的心中烙下怎样深刻的“尊师重道”之印记?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育 心得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中的 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