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初探.doc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初探我园以幼儿礼仪教育课题研究为契机,广泛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孩子的各项活动之中,进一步提升了全园师幼的文明礼仪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一、创设优质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就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合理构建适合幼儿品行养成的外部环境,并借助环境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强化幼儿的内心认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1突显教育性我园活动室的墙饰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更换春天墙壁上“花儿好看我不摘”的主题画,时刻提醒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秋天“大家一
2、起捡落叶”,引导孩子自觉捡拾地上的落叶,制作树叶画,并在活动中渗透不乱扔垃圾、做个环保小卫士的理念。在幼儿园门口有“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见到老师要问好,营造友好欢乐的园所氛围;还有“礼仪墙”,由孩子们精心收集礼仪图片,开展“好宝宝”画展等,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感知行为、内化品质;等等。另外,各班级从家园联系栏、区角环境等多个方面人手,创设生动有趣的班级物质及心理环境,如“家庭文明公约”栏、“小小广播站”区域、“我是乖宝宝”等红花评比栏,全面评价幼儿在就餐、睡觉、上课及游戏中的文明行为。家长接孩子时喜欢在评比栏前驻足观看,称赞道,“宝宝上幼儿园进步可大了,现在会自己吃饭了
3、。”当妈妈陶醉于花香中,情不自禁地要伸手摘时,孩子会严肃地说:“妈妈,我给你提个意见,花儿好看不能摘!请爱护花草树木。”可见教育已初见成效。2内容趣味性幼儿的思维为具体形象性,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支配。他们对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事物特别感兴趣。礼仪环境布置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与之产生和谐的互动。在幼儿园的统一规划下,我们在园内开辟文明礼仪宣传橱窗,在醒目位置张贴卡通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墙壁上的礼仪儿歌、走廊上图文并茂的文明小故事、绿草地里温馨的提示语,以实现让环境活起来、让幼儿乐起来的育人目标,使幼儿、教师、家长自觉接受文明环境的熏陶。二、塑造师表形象,发挥榜样作用1规范教
4、师的文明礼仪行为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中,我园修订了幼儿园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规范教职工文明礼仪行为,塑造良好师德师表形象。2对教师进行礼仪培训我们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礼仪培训提高教师的文明行为和自身修养,特此制定了新晃县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从礼仪内涵、礼仪对教师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礼仪(着装与化妆)、办公室礼仪、课堂礼仪、接待宾客以及与幼儿家长交往(家访、接打电话)应该遵守的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3注重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品行可以辐射到幼儿的认知世界,也必然影响到幼儿品行的形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礼仪 教育 实践 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