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推荐异同2023.docx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推荐异同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推荐异同2023.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推荐异同202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发达国家20-74岁成年人新发失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微血管并发症,相比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其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得更早、发病率更高。DR的长期管理除了血糖管理之外,还需要采取降低多种风险因素的综合策略。最新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一一基于循证医学修订和美国糖尿病学学会(ADA)发布的ADA糖尿病诊疗标准(2023版),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管理提出了系列建议,要点众多,让我们一探异同。中国与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首页对比一、风险因素控制ADA指南中强调的
2、DR相关风险因素除糖尿病病程外,包括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肾病和血脂异常。我国指南在此基础上同时强调吸烟、饮酒、妊娠、肥胖、遗传因素等多种其他风险因素。两国指南中对风险因素控制的总体建议对比如下。1 .血糖控制:两国指南均强调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其可预防和(或)延缓DR的发生和进展。ADA指南中呈现的血糖控制标准更为严格,其建议强化血糖控制,指出以接近正常血糖值为目标的强化降糖,不仅可以延缓DR进展,还可减少远期眼科手术的需求。但同时指南提示若糖化血红蛋白快速降低可能与视网膜病变的初始恶化相关。而我国指南相比强化血糖控制,更推荐科学的血糖控制,尤其是早期的血糖控制。因为强化血糖控制有引起低血糖、导
3、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具体目标设定还需要充分评估,科学控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2 .血压控制:两国指南均强调优化血压控制以降低DR的风险或减缓其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版ADA指南更新了高血压定义,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即为高血压。因此ADA指南建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13080mmHg作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推荐血压控制目标。3 .血脂控制:两国指南均强调合理控制血脂水平。ADA指南中细化提出血脂控制对于轻微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或NPDR优其有益。我国指南特别强调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降脂药物的应用
4、对减缓DR进展具有积极作用。二、筛查DR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的疾病,故早期筛查与诊断对于延缓病程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而中美两国的指南针对不同的糖尿病分型及不同年龄人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表1)。表1中国与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中筛查建议的对上*柏I筛查建议中国指南,美国指南.,(1)12岁前发病:每年进行眼底检查:“1型糖尿病(2)12岁后发病:在诊断后35年开成年人应在械尿病确诊后5年内散瞳并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始进行眼底检查,每年1次“2型糖尿病“(1)确诊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眼科检S,此后每12年检查1次;一(2)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应缩短筛查间隔时间,确诊后应立即散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管理 推荐 异同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