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阐释与宪法解释.docx
《论我国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阐释与宪法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阐释与宪法解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我国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阐释与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探索在合宪性审查中适时解释宪法”的问题。备案审查在合宪性审查中涉及的法规、司法解释合宪性、涉宪性问题,必然伴随着对宪法的规范、原则与精神的阐释与解释问题。由于“宪法解释”概念在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与宪制秩序中具有特定性,通常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故其他机构对宪法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诠释不得称为“宪法解释”。然而这种诠释或阐释在合宪性审查工作中将会是经常性的,因此如何区分有权机关的“宪法解释”与非有权机构的“宪法阐释”的内涵与效力,是一个亟
2、待阐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侧重围绕宪法阐释、宪法阐释的效力、合宪性审查中涉及的宪法阐释与宪法解释的情形如何界分等问题展开初步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一、认真对待我国宪法解释实践自1978年宪法到1982年现行宪法,立宪者皆把“解释宪法”的职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说,一国的成文宪法典诞生即标志着该国的立宪时代即将结束,从而将开启一个对宪法典不断精细化、体系化解释的新时代,宪法解释实践将会随之出现。然而,我国现行宪法制定实施已有40年,至今尚未出现形式意义上的正式的宪法解释。原因何在?我国宪法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宪法解释实践?如何看待我国宪法解释实践?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3、。(一)宪法解释:实质性宪法解释与形式性宪法解释的有机统一基于宪法内容的原则性、抽象性与高度概括性,除了制定完备的法律以立法推动宪法实施外,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最佳方式。“法律是立法机关依据宪法将宪法原则和规定予以具体化的行为规范。”而宪法解释则是有权解释机关在宪法文本内容不变的情形下对模糊的文字意义进行说明与阐释的活动,这种解释是“为了告诉我们宪法是什么样的事物,怎样才能最忠实地找到宪法的含义,谁享有解释宪法的终极话语权”。通过立法制定完备的法律仅是宪法实施的一个方面,既非全部,更非替代宪法自身的实施。成文宪法与社会现实生活始终处于一种张力之中,宪法典本身具有相对静止性,社会生活则时刻变动,
4、这种张力的解决路径一般有二: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宪法修改固然不失为一种宪法变迁的重要方式,然而,如果修改过于频繁,宪法将会失去它作为一个简洁抽象文本的象征性价值,宪法解释则为必要的宪法演进提供了途径。相较于宪法修改,宪法解释最大的优势是在不直接改变固有文字的前提下阐明宪法文本意义,它不仅保证了宪法的稳定性,也适应了社会生活的日益变迁,从而使宪法的规范性价值与现实性价值得以协调与统一。现实是,通过宪法解释而实施宪法的路径虽然在我国早已开辟,然而自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作为唯一行使宪法解释职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至今没有作出按照正式的“宪法解释”文号制发的解释案。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全国人大常委
5、会未通过标明为“宪法解释”的文件公布过一起具有正式法律效力的宪法解释也是公认的事实。在当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我们面临着社会全方位的历史变革,大变革的时代尤其需要整合社会与国家核心价值观,以便为社会成员提供确定的、稳固的、持久的价值共识。这种社会价值共识需要最高权力机关运用宪法解释权力、“加强宪法解释工作”以“积极回应涉及宪法有关问题的关切”。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场社会大变革、大转型过程中没有以正式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解释案的方式发布宪法解释,但其在我国宪法实施中却常常以实质性宪法解释的形式积极回应社会民众对宪法问题的关切与强烈的现实需求以及党中央的殷殷要求,从而全面有效地保障了现行宪法
6、的贯彻实施。严格意义上说,宪法解释包含实质性解释与形式性解释两个维度。实质性解释是指有权解释机构对于宪法文本中的概念术语、规范内容作出的解释与说明;形式性解释是指有权解释机关以“宪法解释案”的形式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实质性解释。完整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应当是实质性解释与形式性解释的有机统一。莫纪宏教授从法律事实的角度,提出了 “法律事实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的观点,他认为“法律事实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应当是程序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和实体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结合体仅有法律条文的规定是不够的,还要有与法律条文规定程序性要件与实体性要件吻合的、客观存在的宪法解释行为或结果。实事求是地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宪法实施中,针对宪
7、法规定的内容,从宪法精神与原则到宪法规范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宪法解释工作。这种现象的出现的确与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尚未完善有关,即“制度上没有对作为法律事实状态的宪法解释行为及其结果的程序性要件作出非常清晰的界定”,从而“存在规范指引方面的不足或瑕疵”。因此,如何使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实质性宪法解释同时具备形式意义上的程序性要件当是我国宪法解释实践中须加以完善的关键。完整意义上的宪法解释没有出现还可能与现行法律、规章与政策关于宪法解释程序的制度设计有关。因为无论是现行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还是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工作办法),它们关于合宪性审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合宪性 审查 中的 宪法 阐释 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