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之惩罚性的界定.docx
《行政处罚之惩罚性的界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处罚之惩罚性的界定.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行政处罚之惩罚性的界定无论是在行政行为法上,还是在行政组织法、行政救济法上,区分行政处罚与其他行政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厘定行政处罚的范围当然是执法和司法需要面对的问题,但它首先应该是立法必须回应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2021年行政处罚法的修订对此确有关照。此次修订增加了如下定义条款:“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该定义基本符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般认知,可以为厘定行政处罚的范围提供基础性的概念框架。而且,它也是“解决行政处罚逃逸问题的需要“。但是,若无法充分把握行政处罚的关键特征,仅凭原贝、抽象的法律定义
2、显然难以消弭长期以来有关行政处罚之范围的诸多争议。本文认为,作为行政处罚的本质属性,惩罚性乃是行政处罚区别于其他行政措施的关键特征。对于行政处罚与其他行政措施的区分而言,基于惩罚性进行识别和研判可以说是实质标准进路。除此之外,另有两条进路也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这里权且分别称之为形式标准进路和目标导向进路。形式标准进路倚赖既有的法律规范,试图依从规范定性来认定行政处罚;目标导向进路追求特定的价值目标,希图通过个案裁量和利益权衡来认定行政处罚。在形式标准进路之下,实定法有关行政处罚的定性偏差未被充分检视,当其定性不明时则无法提供有效指引。而在目标导向进路之下,行政处罚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应对
3、现实需求的概念装置,内涵和外延不甚确定。相比之下,前一条进路更有可能过度限缩行政处罚的边界,不利于相对人权益的保障;后一条进路则更有可能过分扩张行政处罚的疆域,不利于行政效率的保证和公共利益的维护。由此观之,就厘定行政处罚的范围而论,采用实质标准进路确有必要。作为主张实质标准进路的代表性学者,胡建淼在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之后坚持认为:“界定行政处罚不应当从概念出发,相反应从行政处罚这类行政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法律特征出发。”此种主张颇具立法论的意味。但也应该看到,行政处罚的法律定义基本上符合其语言逻辑,二者并不存在明显的割裂。事实上,通过对行政处罚之法律定义中“惩戒” 一词的解读,我们不难抓取
4、该行为的惩罚特征。倘若忽视甚至否定这一关键特征,法律共同体将难以就如何厘定行政处罚的范围达成基本共识,如此一来,在理论上和实务中,行政处罚与其他行政措施的此疆彼界也就难以被廓清。但至于“惩罚性”本身的界定,我们依然有必要澄清误解,寻求共识。、行政处罚之惩罚性的意涵探究作为行政处罚的关键特征,惩罚性究竟有何意涵?本部分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方面,从本体论维度探析“惩罚”的本质;另一方面,从关联论维度研究“惩罚”与“制裁”“惩戒”这两个类似概念的关联。(-)“惩罚”的本质惩罚的本质或者本相即报应。行政处罚的惩罚机制可以解读为:为了报应行政违法而针对违法相对人进行的权利克减。相对人的行政违法是
5、行政处罚的前提。在传统的刑罚理论中,报应论是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同理,如若不具备以报应性为实质的惩罚性,所谓“行政处罚”就势必缺乏基本的法理依据,甚至可以说,其并非实质意义的行政处罚。如若不然,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就只是行政管理的手段,而非目的。在康德看来,惩罚不能作为促进另一种善的手段,刑罚的目的就是惩罚犯罪人,这种惩罚本身即符合道义。只有立足报应论来理解惩罚性,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方才具备相对客观的标准。所以,理想状态下的行政处罚遵循“大过重罚、小过轻罚、同过同罚”的报应逻辑,其典型的立法体现即行政处罚法确立的过罚相当原则。不过,现代报应论已然超越了朴素的等量报应、等价报应,它支持对危险犯的报应
6、。在其看来,现实危险与实际损害均构成对法律拟制之法益的侵害。如若报应仅针对实害犯,那么治安管理处罚法就一系列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设定行政处罚,在报应论层面就难以证立了。既然惩罚的本质是报应,那么行政处罚是否将陷入“为惩罚而惩罚”的悖论?本文持否定立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条,制定该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可见,行政处罚之“报应”的根本目的终究是保护法益,包括公共法益和私人法益。只不过,此种保护是通过“负负得正” “恶害相抵”的形式实现的。(二)报应与主观预防的统一行政处罚的惩罚性并不必然排斥预防的目的和功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处
7、所谓的“预防”是主观面向的,表现为心理威慑、吓阻,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本文权且称之为“主观预防”,这是借用了刑罚理论中的预防论。显然,在一般意义上难以否认行政处罚具有主观预防的目的和功能。只要违法行为人具备认知和行为能力,行政处罚就具有特殊预防的意义;只要处罚结果对外公开,行政处罚就不乏一般预防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行政处罚完全缺乏主观预防价值的情形并不常见。此外,预防论可以适度调和报应论的刚性,避免后者导向“必罚主义”。而在另一方面,鉴于预防论有可能导致过多、过重的行政处罚,报应论可以限定处罚的条件和幅度。由此观之,就行政处罚而言,报应论与预防论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但这绝不意味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处罚 惩罚性 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