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引导、服务能力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ocx
《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引导、服务能力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引导、服务能力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引导、服务能力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引导、服务能力是其核心工作。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并有三十余个省份的云平台建成,县级媒体融合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仍旧面临诸多问题,存在不少障碍,大多数县域的融媒体在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面临各种困境、障碍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突破?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动性,做出不凡的业绩?这都值得研究和探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抽取XX省数十个县的融媒体中心,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其主要负责人、骨干员工、普通员工进行调研访谈,了解县级融
2、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已有的文献、数据等进行分析,力求发现突破点和解决对策。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资金缺口,是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首要因素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多数脱胎于县电视台、报社、广播台等传统媒体,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处于缺少资金的状态。新媒体的兴起,更是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县级媒体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况。20xx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此推动下,各县也都进行了相当的投入。由于各县情况不一,经济状况不同,投入的力度差别很大。但对于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由于县财政一直吃紧,投入非常有限。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财政
3、状况更加紧张。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包括硬件设备、人员培训、内容制作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一些县级财政相对较为薄弱,每年拨付给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资金仅仅能够支撑其日常基本运行。为了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在搭建技术平台、引进人才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入。面对融媒体技术平台搭建中动辄一两百万元的高成本投入,整体建设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不仅如此,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制播设备早已过了报废的时限,仍然在一线“奋斗”着。最严重的,制播设备已经运行了13年,还在“老牛拉破车”。(二)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低,一直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瓶颈媒体融合是对数字技术、智能化在媒体方面的反应,是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变革
4、。面对这一变革,特别需要适应现代技术、具备良好专业素养、能够适应新媒体激烈竞争的,全能型、复合型人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员大部分脱胎于原有县电视台、报社、广播台等传统媒体,面对数字技术的新变化,人才短板就更为突出。还有一部分人员来自于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其专业素养和技术素养也比较欠缺。在其原有的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现有人才跟不上,想进人才进不来”成为制约县级融媒体发展的痛点之一。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员工平均年龄超过了45岁。由于年龄、机制等原因,大家学习新技术、参加专业培训的困难更突出,动力也明显不足。由于县级融媒体承担着很多党委政府的宣传工作任务,所以大多数地方都把县级融媒体中心作
5、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虽然是财政全额拨款,但是工资待遇仍明显偏低。工作任务多、压力大,时效性要求特别高等原因,使得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对于现有人才如何培养以完成向融媒体新型人才转型的问题,缺乏相关的建设机制去推进。在没有具体的考核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难以促使现有工作人员转变思想,主动学习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匹配县级融媒体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三)体制机制滞后是县级融媒体提升引导、服务力的主要障碍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是由传统主流媒体事业单位转型而来,虽然改变了单位性质和形态,但我国事业单位旧的体制机制的变革并不彻底。融媒体中心的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由于长期处于体制内,缺乏市场机制的浸润,市场意识不
6、强,缺乏敏锐度,不注重回应用户需求。其员工长期在传统体制机制束缚下,经营意识、经营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创新能力、创新动力等都明显不足。媒体融合不仅是电视、报纸等机构人员的合并,更是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的变革。产品的变革,是学习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蝶变。这些都必须有与现有的技术方式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来配合和支撑。(四)内容生产创新性不足,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目前,相当部分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只能完成宣传任务,在创新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缺乏动力、能力和精力。在我国现行媒体格局下,县级媒体处于最底层。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缺乏,资金、技术受到严重限制,其节目内容内涵不足,形式落后,枯
7、燥呆板,创新性、表现力不足;严重依赖高层级、其他媒体的内容供给,陷入“依附陷阱,信息同质化严重。在发展传播学中,这种“依附陷阱”指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在技术、内容、方法、话语体系的依赖,无形中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的现象。我国县级媒体对于中央、省市级等高层级媒体内容供给也已经严重依赖,县级媒体成了“传声筒”,在物理距离上很接近群众,却不能影响群众,丧失自身特色,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在产品形式上,还停留在制作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简单产品,产品制作水平、能力不足。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方面的应用不足。在内容生产方面,有个性、特色化的、导向明确的产品较
8、少。有深度、有广度的大型主题节目较为稀缺。二、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对策(-)找准定位,把握特色角色定位,是媒体发展的立基点。科学、准确的功能定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基础。关于县级融媒体,党和政府对其定位是三重角色:主流舆论阵地、社区信息枢纽和综合服务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在党委领导下,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把握自身特色,尤其是资源特色、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等;要坚持移动优先,整合各类资源,发挥新兴媒体作用,重点打造智能传播服务和产品,丰富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提升当地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从功能的角度来讲,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定位也是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级 媒体 中心 提升 引导 服务 能力 面临 问题 对策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