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算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预算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预算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部门预算是各预算编制部门按照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编制,经逐级上报、审核、汇总,再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预算管理工作的情况直接影响财政政策和资金效益的发挥。一、主要成效财务科按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认真贯彻预算法律法规,在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管理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编制信息完整齐全。人员构成、资产状况和预算收支等各项基础信息资料基本清楚。二是编制程序基本规范。按时间、计划完成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明确编制工作的具体要求,公开预算编制政策,规范了工作程序。三是预算执行有序推进。立足月份对预算进度精准规划,对月、季度
2、、半年、年度等时间节点进行掌控,积极协调解决、动态调整执行进度中的有关问题,每个支出节点基本能跟上序时进度。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线上,存在的问题不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同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固定资产的管理紧密相连,财务科主要负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而单位内部的其他科室“重采购,轻管理”,不重视资产的申请、配置,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使得预算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与体现。例如:各科室不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认为预算只是财务的工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科室计划,随意申请资金,挤占了其他正常支出,使预算编制流于
3、形式,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2、项目预算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编制过程中,对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缺乏充分考虑。预算可能缺乏对不同资金来源的详细规划和合理分配,导致预算过于依赖某一特定资金来源,或者资金配比不合理。同时,缺乏对项目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风险评估等方面可行性的充分评估和论证。3、预算执行缺乏硬性约束。单位的日常收支活动大部分是由各科室联动发生的,而期末在编制预算时,仅有财务人员单独完成,财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各部门的工作实际来,这就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偏差,部门预算与决算数不能完全不一致,从而严重影响预算工作质量。三、建议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部门预
4、算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是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是加强财政管理、提升理财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推行公共财政和阳光财政有效措施,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充分认识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面、准确、科学地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2、建立相关机制,改进编制工作。严格编报程序,部门预算编制的时间要尽可能提前,否则会造成各项准备工作不充分,不能适应细化预算的要求。规范和完善预算管理,认真负责地根据编报程序统一要求,完整、真实地编制部门预算草案和说明。按照预算法监督法规定,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及早研究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完善综合预算。建立项目
5、库,规范项目预算管理里,将项目预算细化到部门,规范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约束力。3、积极采取措施,着力破解难题。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部门预算一经审查批准,年度内一般不得调整和追加,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说明原因,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人员支出、公用支出等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4、适应形势需要,推进预算公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要努力适应形势需要,从观念、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及早准备,
6、积极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提高预算透明度。包含“学思想、转作风、见行动”专题调研报告按照XX贯彻落实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的主要措施要求,紧密结合“学思想、转作风、见行动”主题大讨论要求,近期通过人员座谈、企业走访、征询意见等多种方式对全区作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反复研究讨论,形成此调研报告。一、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及表现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本着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通过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廉政教育、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干部队伍作风整体向好,但仍存在以下四方面短板弱项。(一)学习风气不浓。学习的自觉性虽然有所提高,但学习风气不浓。主要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忙于繁琐
7、事务,落实上级精神,存在“以干代学”的思想,认为学习不如实干来得快,满足于既有的实践经验,理论学习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真学、深钻、细研精神,学习效果不佳,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上级精神的实质,不能创造性应用于工作实践,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开创性和探索性。(二)服务意识不强。在推进执法工作过程中,个别部门工作人员存在作风浮躁,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等问题,对办事群众态度冷漠。主要原因是: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还不牢。在工作上,群众观点有所淡化,有满足现状的思想,存在宗旨观念不牢、群众观点不强、觉悟不高的表现。(三)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党员干部对加
8、强纪律建设的具体要求理解不深刻,重安排轻落实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对区内重要工作关注多,对服务群众的“小”事关注较少,满足于“亮点工作”,缺乏深入实际、一抓到底的韧劲;普遍对基层的调研不够深入,没有做到真正聆听群众呼声,倾听群众意见,对基层存在的实际困难,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解决不够及时有力。(四)宣传教育不到位。对领导干部及基层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仅仅依靠文件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蜻蜓点水,没能真正入脑入心,此外,有的单位不重视案件剖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堵塞监管漏洞效果不明显。二、促作风转变的对策和措施(一)加强
9、理论学习促作风转变。一要加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要养成会学习、重学习的良好氛围,坚持把理论学习变为自觉的行动,充分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二要加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只有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理论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加强理论学习的联系性。学习要始终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将理论所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快地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二)加强作风建设促作风转变。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坚定干部的理想信念作为政府形象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使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正
10、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二要树立良好政府形象。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必修课,做到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三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服务上,积极开展入基层、入镇村调研活动,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成效的看法和意见,将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带到顶层,树立问题意识,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多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建言献策。(三)树牢宗旨意识促作风转变。一要树牢为民宗旨。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11、会主义思想中深刻领悟蕴含的为民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学、转、见”主题教育与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树立不作为、慢作为也是腐败的思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作风,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体干部严格自律、认真履职,做到敢于直面责任,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把为群众谋利益,做实事,做好事的责任扛在肩上。三要全面提升工作质效。要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主动投身到招商引资第一线、乡村振兴主战场、营商环境最前沿,时时围绕中心、处处服务大局,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四)加强宣传教育促作风转变。一要加强主题教育宣传引导。以基层党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引导、警示、督促作用。不断提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为端正工作态度,规范作风秩序奠定基础。二要加强党纪法规宣传指导。坚持把党纪法规作为基础性知识来学习,重点加强对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学习,按照文件内容,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和担当意识。三要加强案例警示宣传教育。要经常组织观看警钟蜕变的权力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巡视利剑等警示教育片,增强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