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docx
《2023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摘要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中较为常见,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PARDS的规范诊断和管理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对PARDS认识不足可能会延误诊治,进而疾病进展加重导致不可逆的肺损伤等严重后果。第2届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PA1ICC-2)更新了PARDS的诊断及管理指南。现围绕PA1ICC-2中有关PARDS的定义、诊断、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重点解读,供临床参考,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PARDS的规范诊断及管理水平。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南;儿科重症监护;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
2、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一种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可导致高死亡率和远期致残率1-2O2015年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PediatricAcute1ungInjuryConsensusConferencezPA1ICC)首次发布关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PARDS)的定义,并制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PA1ICC-I)3o然而,各地区对PARDS的诊断和管理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PA1ICC-I在各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的实施情况有所不同,间接导致PARDS更高的死亡率。近年来
3、,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PARDS的病理生物学、肺保护观念驱动压力、机械力、自主呼吸相关性肺损伤(patientse1f-inf1icted1unginjury,P-SI1I)的更新、新通气技术经鼻高流量吸氧(high-f1ownasa1cannu1azHFNC)的临床应用4-6,信息化和临床决策工具的实施;同时考虑到医疗资源受限地区(resource-1imitedsettings,R1S)对指南修订的需求,第2届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PA1ICC-2)更新了PARDS的诊断及管理指南(以下简称PA1ICC-2)7-8o现对新指南的重要部分进行解读。1s关于PARDS定义和诊断3z7-81
4、.1 PA11CC-2更新要点(1)对年龄做了明确界限,小于18岁的患儿除外围生期肺疾病均适用PA1ICC-2诊断标准;并声明新生儿同时适用PA1ICC-2定义或新生儿定义(蒙特勒定义9);青少年同时适用PA1ICC-2定义或成人定义(ARDS柏林定义1)o(2断指南提出新的诊断概念POSSibIePARDS暂译为拟诊PARDSno当诊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PARDS的所有标准但又存在PARDS的可能时,可作出拟诊PARDS的诊断,同时强调拟诊PARDS应当按照确诊PARDS进行规范化治疗。(3)PA1ICC-1关于PARDS风险人群的判定条件:经鼻无创呼吸支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
5、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1eve1positiveairwaypressurezBiPAP)时吸入气中的氧体积分数(Fi02)40%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至I88%97%;PA1ICC-2关于PARDS风险人群的认定标准为:任何方式的氧气支持尚未达到拟诊PARDS或PARDS的标准时,即可认定为PARDS风险人群。氧气支持治疗的新定义: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mechanica1venti1ationzIMV)或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venti1ation,NIV)时满足FiO221%;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时超过以
6、下年龄段的氧流量阈值:10岁时,氧流量81mino氧流量计算公式:氧流量二吸氧流速XFio2。(4)PA1ICC-2对接受NIV的患儿诊断PARDS时提出明确要求:全面罩式的NIV(CPAP/BiPAP),FiO221%;持续气道正压或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zPEEP)5cmH20(1cmH20=0.098kPa),见表1。(5)PA1ICC-1对使用NIV的PARDS不进行严重程度分级。PA1ICC-2则指出使用NIV的PARDS也需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而且将PARDS的严重程度仅划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级,同时将分级阈值的界限设定为整数。PA1
7、ICC-2提出在初诊PARDS至少4h后启动疾病严重程度分级10,拟诊PARDS及PARDS风险人群不适用该严重程度分级。部分初诊PARDS的患儿经临床处置后病情会得到改善,因此强调初诊4h后进行分级能更真实体现疾病严重程度。接受IMV患儿的PARDS诊断和分级标准与PA1ICC-I区别不大,见表1。评估过程应当确保患儿相对稳定,不应将暂时性氧饱和度降低作为诊断标准;当使用SpO2进行评估时,应确保SpO297%o(6)PA1ICC-2新增:HFNC条件下判定拟诊PARDS的氧流量阈值为:1.51(kgmin)或301/min,但HFNC与经鼻NIV模式不能作为诊断PARDS的充分条件,只能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儿童 急性 呼吸 窘迫 综合征 诊断 管理 指南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