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声和光.docx
《第一单元声和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声和光.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声和光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少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建设高架道路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音器5、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A. 15oB. 20oC. 30o
2、D. 606、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折射角为()A. 0oB. 30oC. 45oD. 607、在下列各组不同色光中,三原色光为()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8、“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一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一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9、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放大镜 穿衣镜 潜望镜 近视眼镜A.与 B.与 C.与 D.与10、在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距凸透镜12厘米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4厘米B. 6厘米 C. 8厘米D. 16厘米二、填空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很大;“刺耳的尖叫声”,这是指声音的 高。2、音乐会上,音乐家正在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 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G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1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V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
4、“音色”)。图14、池水的深度为2.5米,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3.81x105千米,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米,月亮像的大小 月亮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我们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部分变得向 弯折,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像。6、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透镜(选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仪成的是像,放大镜成的是像(均选填虚或实”)。7、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绿、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 20厘米(选填“大于
5、,”等于”或“小于8、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棱镜对不同的单色光的 程度不同。9、小红同学利用图2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每一次实验,她改变物距,并移动光屏,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成像情况如图2 (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1)分析、比较图2 (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图3图4图5当物距 像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2)分析、比较图2 (a)和(b)和(c)中像距和成像情况随物距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知:当凸透镜成 像时,物距越小,三、作图题1、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单元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