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docx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更多资料关注公众号一论安安全智库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a)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e)地下储罐。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
2、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3.2 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3 临界量thresho1d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4 重大事故majo
3、r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5 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11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4重大危险源辨识4.1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表1危险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危险物质名称临界量(吨)1氨液化的,含氨50%502苯,甲苯503苯酚104苯乙烯505丙酮506丙酮合氧化氢(丙酮鼠醇)107丙烯睛抑制了的208丙烯醛抑
4、制了的509丙烯亚胺抑制了的(甲基氮丙环)2010二氟化氧111二硫化碳2012二氯化硫113二氧化硫20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0二异鼠酰甲苯氟10氟化氢(无水)20谷硫磷0.1光气1过氧化钾20过乙酸(浓度60%)10环氧丙烷40环氧氯丙烷10环氧澳丙烷10环氧乙烷20甲苯50甲苯-2,4-二异鼠酸酯50甲醇100甲基异氟酰0.2甲醛5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可吸入粉尘的银化合物(一氧化镁、二氧化银、硫化0.1锲、二硫化三镇、三氧化二镇等)联苯胺和/或其盐类0.1联氟螭0.1磷化氢0.5硫化氢液化的
5、20六氟化硒0.5氯化氢无水100氯甲基甲醛0.1氯气10氯酸钾20氯酸钠20氯乙烯20煤气(CO,Ce)与H2、CH4的混合物等)10汽油(闪点-18C23)500氢20氢氟酸40氢化铺0.5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氧化氢10三甲苯100三硝基苯甲醛10三氧化(二)碑0.1三氧化二碑。三价碑酸和盐类0.1三氧化硫30碑化三氢0.5四氧化二氮液化的20天然气50烷基铅10五硫化(二)磷10五氧化二碑,五价碑酸和盐类0.5戊硼烷1烯丙胺50硝化丙三醇1硝化纤维素20200硝酸镂含可燃物柳.2%65硝酸镂肥料含可燃物柳.4%50066硝酸乙酯5067澳2
6、068澳甲烷2069烟火制品(烟花爆竹等)2070氧20071液化石油气5072一甲胺2073一氯化硫174乙撑亚胺1075乙烘2076异氟酸甲酯0.577重铭酸钾20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物质类别及其临界量物质类别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质说明临界量(吨)1.1A类爆炸品:有整体爆炸危险的起爆药101.1类爆炸品:除11A类爆炸品以外的,有整体爆炸危险的50其他1.1类爆炸品爆炸性物质其他爆炸品:除1.1类爆炸品以外的其他爆炸品100压缩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主危险性或副危险性为2.1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50压缩和液化气体氧化性气体:副危险性为5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100压缩和液化气体有毒气体:主危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危险源 辨识 依据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