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4篇】.docx
《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4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4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的4篇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是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幼小衔接工作经验总结篇一一、以专题教研为主线,领航幼小衔接之路专题教研是我园幼小衔接的司令部,设计规划整个大班下学期的幼小衔接课程,掌控着幼小衔接方案的实施方向,同时解决幼小衔接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1 .常态教研组。大班下学期,由大班全体教师组成“幼小衔接专题教研组”,每周一下午召开专题教研会,教师针
2、对不同时段、不同问题、不同活动开展研讨,分享经验、磋商问题、寻找策略,形成下阶段的最佳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课程深入扎实地开展。2 .园长领衔组。专题家长会、参观活动、幼小衔接课程完善等专项活动都由业务园长直接牵头,领衔整个活动方案的制定、外部联络及后勤保障,做到专项活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使各项活动发挥最大效益。3 .外援专家组。我园还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当地小学名师与老师们就幼小衔接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给予高屋建航的理论引领,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通过与专家、名师研讨,一些新思路、新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应运而生,一些新困惑、新问题在分享交流中迎刃而解。二、以专题讲座为契机,化解幼小衔接之结专题
3、讲座是进行思想引领的一种快捷方式,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园采用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化解矛盾,打消顾虑,统一思想,引领行动,使幼小衔接家园协同一致。1 .全园动员会。每年春节之后,我园都要召开幼小衔接专题动员会,向家长讲清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引起家长对“入学准备”的关心和关注。同时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让家长明确如何在心理、习惯和能力上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并与幼儿园在行动上保持协同一致。2 .班级专题家长会。全园动员会议之后,大班各班要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班级幼小衔接方案及具体的课程安排,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等,如要求家长每天配合填写口头任务卡、督促幼儿按照要求作息等。同时根
4、据幼儿的发展弱项分别向家长提出补偿性教育建议,如针对做事拖沓的孩子,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针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建议家长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 .外聘教师讲座。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这种不正确的入学准备观,我园邀请当地知名的小学低年级教师,向家长进行“孩子入学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的专题讲座,打消家长“不报班跟不上”的顾虑。通过讲座让家长了解各种“补习班”给孩子造成“还没上学已经厌学、先入为主难以纠正、重复学习资源浪费”等等危害,使家长摒弃热衷“补习班”的错误思想,转到关注孩子入学自信心的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学习习惯的养成、同伴关
5、系的处理以及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上来。三、以专题课程为落脚点,夯实幼小衔接之基我园将大班下学期划分成三个阶段,即拔锚阶段、摆渡阶段和靠岸阶段,为幼儿进入小学夯实根基。4 拔锚阶段(3月份)。一是激发愿景。在餐前、饭后及睡前的零散时间,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激发幼儿了解小学、向往小学的愿望;二是提出要求。在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环节,向幼儿提出具体要求,如小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玩具会分类摆放、遇到问题会和同伴商量等等,借助具体活动环节或事件对幼儿的自理能力、活动常规、交往能力进行有的放矢地锻炼。三是增加静态活动。将每周一次的阅读活动、手工活动增加为两次,使幼儿能够在安静
6、的环境中静心阅读或动手操作。2 .摆渡阶段(4、5月份)。一是增加集体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将自主游戏时间缩短,除上午的一节主题教育活动外,下午增设以静态为主的集体活动,如110的数字书写、绘本阅读、手工活动、科学小实验等,练习幼儿正确的坐姿及书写姿势;阅读活动增加两两共读的时间,两名幼儿一个讲一个听,练习倾听和口语表达能力;认识自己的名字并学习书写,能够在点名册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二是培养任务意识。设置任务卡,每天下午离园前教师布置一项口头任务,家长如实在任务卡上填写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锻炼幼儿认真倾听、口头复述的能力以及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意识。三是强化自理能力。继续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强化对幼儿生
7、活自理能力、常规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家长督促幼儿按时作息,并独立穿衣洗漱。3 .靠岸阶段(6月份)。一是延长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丰富集体教育活动内容,并将一节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延长至35分钟。二是会看课程表。收集一年级课程表,引导幼儿迁移“序数”经验,看清横排和数列所对应的科目。三是做好课间三件事。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必须完成的三件事,即喝水、小便、拿书本。教师结合认识钟表的活动,在集体活动完成后,限定幼儿在10分钟之内完成这三件事。四是书包整理三步走。第一步清点书本;第二步带全文具;第三步扣好书包。引导幼儿按照三步走的方法整理书包,并要求幼儿每天入园和离园前独立整理书包。四、以
8、专题活动为切入点,架构幼小衔接之梯1组织参观小学活动。每年六月初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初步感知校园环境,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进一步激发幼儿升入小学的愿望。一是熟悉校园环境。引导幼儿靠右侧进入校园,欣赏美丽的校园景色,介绍主要建筑及功用,感受空旷的操场和多样的运动器械;二是观摩小学生上课。组织幼儿走进教室,了解教室的布局,感受小学生端正的姿势、认真的听课神态,以及多样的学习活动。三是体验课间活动。参与一年级的大课间活动,真正体验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与紧张有序。2 .深化值日生活动。进入大班后,通过自由结伴的方式划分值日小组,拓展为班级服务的内容。设立“今天我值日”提示牌,值日生佩戴标牌,负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篇 幼小 衔接 工作经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