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笔墨构建当代中国画学体系.docx
《守住笔墨构建当代中国画学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住笔墨构建当代中国画学体系.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守住笔墨,构建当代中国画学体系奔马(中国画)徐悲鸿拿破仑像(油画)雅克路易大卫人物(水墨画局部)毕加索荷花(油画)克劳德莫奈【学术争鸣】近百年来,关于如何定义中国画,文艺界屡有争议。如果我们回看历史,会发现早在宋代,郭若虚就在图画见闻志中,针对高丽画和倭画,提出了中国绘画的概念,这是中国画概念最早在文献中出现。后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艺术观念、技法风格上往往形成鲜明的反差,有些艺术家开始尝试探索中国画新的表达模式和表现形式。在这些探索中,有许多观念性的作品甚至抛弃了传统中国画语言特征,弱化了中国画的文化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脉要传承,中国画的概念就一定要清晰,
2、也就是要厘清中国画的边界,知道什么是中国画。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中国画才能真正有所发展。在关于中国画的讨论中,著名画家张仃就提出“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其实,中国画关于笔墨争论的问题,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宋代开始往前推,中国画的笔墨是以勾线、渲染为主的,追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元明清文人画兴起后,开始讲究起一笔出现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笔墨的形式更丰富了。可见笔墨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笔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着,以渐进的方式在延伸。它立足传统,选择、扬弃、借鉴、融合,不断增加新的因素,不断更换面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画家开始探索以色彩为主、以墨为辅的绘
3、画技法,寻求水浑、透明、空灵、滋润、生动的画意境界,书法用笔已退为次要地位,其作品的语言技法以“染”为主,略辅皴、擦、点、画,借鉴现代形式构成和色彩的丰富性。应该承认,以色彩为主的笔墨形式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近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所谓笔墨语言状态材料笔墨,即现在所推出的“新水墨”。一些受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的画家,不管是有传统功底的还是“半路出家”的,他们仅是以笔、墨、纸等为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心性,并不在意笔墨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因为传统笔墨对他们不再重要。这样的笔墨形式,游离于传统笔墨的规范之外,抛弃用笔的讲究,在抽象的形式组合下,以色彩、造型、构图抵消传统书法用笔式的笔墨。在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守住 笔墨 构建 当代 中国画 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