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链球菌评估报告.docx
《溶血性链球菌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血性链球菌评估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溶血性链球菌评估报告1. 1评估对象及分类等级1.1.1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licus)细菌又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hemolyticusStreptococcus)和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yogrnes),是链球菌按照是否产生溶血和溶血性质分类,在血平板上产生24mm宽的透明溶血环的一类链球菌,可引起人类及灵长类动物多种疾病。1. 1.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列为乙类传染病。1. 1. 3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溶血性链球菌被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1. 2危害程度分类溶血性链球菌所有
2、的实验活动均应在BSL-2实验室操作2、背景资料2. 1 一般生物学特性2. 1. 1形态染色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由于链球菌能产生脱链酶,所以正常情况下链球菌的链不能无限制的延长。多数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培养2-4h易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继续培养后消失。该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阳性,老龄培养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转为革兰氏阴性。2. 1.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3、需补充血清、血液、腹水,大多数菌株需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等生长因子。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20-42C能生长,最适pH为7.4-7.6。在血清肉汤中易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溶血性链球菌形成透明溶血环。2. 1. 3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甘露醇、水杨甘、山梨醇、棉子糖、蕈糖、七叶甘的分解能力因不同菌株而异。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触酶阴性。2. 1. 4抗原结构链球菌的抗原构造较复杂,主要有三种:2. 1. 4. 1核蛋白抗原 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相同。2
4、. 1. 4. 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可用稀盐酸等提取。2. I. 4. 3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其中可分为M、T、R、S四种不同性质的抗原成分,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2. 2在外界环境的稳定性该菌抵抗力一般不强,60C30min即被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生存数月。乙型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很少有耐药性。2. 3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
5、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毒素及其侵袭性酶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2. 3. 1链球菌溶血素:溶血素有O和S两种,O为含有-SH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S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较小,故无抗原性。2. 3. 2致热外毒素: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红疹、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2. 3.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2. 3.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作用,该酶耐热,100C50分钟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溶血 链球菌 评估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