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感悟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感悟心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楼梦感悟心得红楼梦是我喜爱的小说,不同的年龄读红楼梦竟然读出不同的味道来。作者曹雪芹明确表明这是一部为闺阁昭传的作品,他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如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晴雯、鸳鸯、紫鹃、平儿等等,不仅美丽、聪明,而且“行止见识”不凡。其中,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象让我尤为着迷,初读觉得她是“弱柳扶风”的美女;再读又觉得带有“诗人”气质;深读还读出林黛玉的“林下之风”风范,而“林下之风”,就是林黛玉的生命核心。红楼梦“林下”本意是指魏晋时期名仕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竹林之下喝酒、纵歌,吟诗作赋,不与当朝同流合污的高洁隐逸生活风气。典故用“林下之风”本来是称赞东晋谢氏大
2、家族的才女谢道镉,说她也有竹林七贤似的知识才华、超然物外、不同流俗的品性。我初次品读红楼梦看林黛玉不是这样的,林黛玉给我的印象就是怯弱不胜,一个活脱脱的病美人形象。你看她“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等到接下来贾宝玉出场初次见到林黛玉时,在贾宝玉眼里的林黛玉是这样的:“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盾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于是,林黛玉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就固定下来了,那就是:体弱多病、弱不禁风。就是这样的弱女子,如何有“林下之风”?再次品
3、读红楼梦,我感受到林黛玉才华横溢,有独特的诗人气质。红楼梦在第五回判词说林黛玉“堪怜咏絮才”,这是用谢道镉的典故来赞美林黛玉的才华。谢道镉是名门之后,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有一次,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镉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们称许有文才女性的常用词语。以“咏絮之才”形容林黛玉诗才过人:林黛玉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父亲林如海是五世列侯、前科探花,母亲贾敏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贾府小姐。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聘请进士出身的贾雨村为老师教她读书识字,接触
4、儒家文化,判词说她“堪怜咏絮才”,曲子说她是“阖苑仙葩”。在作诗中她的表现尤为出色:海棠社中评价她的诗是逸才仙品;贾元春赞叹她的“杏帘”一首诗中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推为魁首,并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她还是香菱学诗的指导老师,从文学理论上指出学诗要点,提出如果诗句立意好,可以“不以词害意”的观点,并推荐诗翁速成书目,香菱在黛玉的教导下,由一个不知诗是何物的女子竟然写出“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出色诗句。可见,林黛玉诗才了得,教出的女学生也这样神采飞扬。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更深层次地品读林黛玉,林黛玉变得更立体了,她不仅是红楼梦出色的诗人,而且具有谢道镉那样“林下之风”也
5、是有迹可寻的。林黛玉在选择居所的时候,因为喜欢潇湘馆里的翠竹,所以选择了潇湘馆。而林黛玉也具有竹子一般宁折不弯的品格,和“竹林七贤”里的阮籍一样具有清高狷介的品质。她追求的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的精神境界,也有庄子在逍遥游里所追求的“无所待”的自由。林黛玉的诗词带有风致高远、隐逸隽秀的特性,这些都与“林下之风”暗合。以菊花诗咏菊问菊为例。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和问菊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高度赞扬隐逸诗人陶渊明,也隐含了林黛玉对仕宦生活的态度,思想上追随陶渊明“孤标傲世”的向往之情,表达出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精神追求和人格誓言。林黛玉在生活中,也用真性
6、情表达她的孤傲自许、平等独立的理想追求。而这些理想追求显示出林黛玉的超然物外、不同流俗的品性,展现出林黛玉独有的“林下之风”的风范。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政、薛宝钗、史湘云等人都会劝贾宝玉要追随取得功名的人,和他们多谈仕途经济,要读书考功名,搏个前程。而贾宝玉却批驳那些所谓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并说那些劝他考取功名的话是“混账话”,而夸赞林黛玉从来不说这样的话,并把黛玉视为知己。林黛玉听到宝玉夸赞自己,内心激动不已,书中写到“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他们都是时代的叛逆者,不屑于功名利禄,都超然物外。当贾宝玉把北静王送的鹘鹑串珠当宝贝似的转送给她的时候,她不屑一顾,并
7、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权贵、功名在林黛玉眼中竟然不值一提;袭人告诉她贾宝玉很有可能“不中用了”,她痛不欲生,直接在紫鹃和袭人面前说:“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毫不掩饰自己对贾宝玉的一片痴心,毫不思索把贾宝玉视作自己的生命。“我为的是我的心”是她对情感的期许。她具有独立的人格,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心心相印的爱情,渴望真正的自由。她和贾宝玉一样,思想上具有叛逆的因子,可是她又很清楚,她的这些理想追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红颜薄命古今同”是林黛玉无可奈何的叹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她对时代的叩问。初次读、再次读、深层次读,林黛玉在我眼中变得丰富起来,她不再是文弱爱使小性子的“林思慰”,爱在诗作中抒发悲观消极情绪的“大小姐”。她是思想超前、个性独特,有“林下之风”风范的林黛玉。我会被林黛玉的满腔痴情感动,会被林黛玉的一身清风傲骨感动,会被林黛玉对尊严、自由的珍惜感动。我庆幸,生活在“女性占据半边天”世界里;我骄傲,我的命运“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