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docx
《“忠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忠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忠恕”一词出于论语里仁。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而曾参只说:“唯“,并没有正面回答或阐释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在何处。当孔子走后,门人问起曾参时,曾参才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一段文字字数不多,但非常生动,令当时场景如在读者眼前,栩栩如生,彰显了孔子与曾参之间心意相通、心领神会、以心传心、以心印心、默契无间的师生之情。从此,“吾道一以贯之”与“忠恕”成为千百年来儒学探讨的重要主题。“忠”“恕”两字字形比较简单。“忠”字上“中”下“心”,本义为中心一一内心符合中道。中庸第一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可见,“忠
2、”字所代表的精神世界至善至美,其境界尽精微而极高明,只有圣人才能达到,“从容中道,圣人也二因此,“忠”字寓意内心中正、至公、无私,为诸德之基,构成了忠信、忠诚、精忠报国、忠贞不二等对个人道德要求极高的词汇。“恕”字上“如”下“心”,本义为如己之心,或者说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替别人考虑,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仁爱精神,因此说文解字曰:“恕,仁也。从心,如声。”孟子尽心上认为恕是实现仁的最好方法,“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仁正是有了恕的方法,才能发展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朱熹在注释中庸时指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忠”要求内心符合中道,意味着个体生命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个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忠恕 一种 什么样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