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石窟寺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石窟寺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5年.docx(7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甘肃省石窟寺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5年)第一章总则2023年3月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遗产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现状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规划原则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保护区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本体保护规划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展示利用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管理规划第十章研究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背景石窟寺是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集中展现了宗教建筑、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辉煌成就。甘肃省是古代陆上丝绸之
2、路的必经之地和黄金通道,石窟资源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深厚,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省内石窟寺的赋存环境、保存状况、影响因素、保护管理、安全防范等现状各有差异,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对石窟寺的整体保护利用带来巨大挑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甘肃省石窟寺专项调查报告及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编制实施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任务,编制本规划。第2条指导思想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统筹规划,进一步改革完善石窟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第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坚持广聚人才,壮大专业队伍力量,大力弘扬践行“莫高精神”;坚持传承创新,深入挖掘、阐释和传播石窟寺文化;坚持交流互鉴,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为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形成示范效应。第3条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甘肃省1911年以前
4、的13个市州219处,共236个文物点,石窟寺与摩崖造像本体、遗存可能分布区、可移动文物及文物相关环境。同样适用于和石窟寺与摩崖造像紧密相关且暂未认定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遗存可能分布区、可移动文物及文物相关环境。第4条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7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5 .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2005年)6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7 .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2018年)(二)宪章与公约1 .保护世界文化和
5、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2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23年修订)3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4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2008年)(三)规范与标准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修订稿)(2018年)3 .大遗址保护规划规范(WW/Z00722015)(2015年)4 .防洪标准(GB5020194)(2014年)5 .文物保护项目评估规范(WWTOo70-2015)(2015年)(四)相关规划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2023年)2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
6、规划(2023年)3 .“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2023年)4 .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32035年)(2023年)5 .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2023年)6 .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3年)7 .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五)其他相关文件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2023年)2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2023年)3 .甘肃省石窟寺专项调查报告(2023年)4 .甘肃省石窟寺考古中长期实施方案(20232035年)第5条规划性质本规划坚持“属地管理,分级保护
7、”要求,是甘肃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本规划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配套实施。第6条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23-2035年,考虑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保护、展示利用、考古研究和科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1.近期:20232025(3年);2.中期:20262030(5年);3.远期:20312035(5年)。第二章遗产概况第一节遗产概况第7条遗产综述根据甘肃省石窟寺专项调查报告统计,全省现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9处,文物点236个,包括石窟寺229个,摩崖造像7个。甘肃省全境14个市州,除甘南藏族自治州外,兰州、白银、嘉峪关、酒泉、
8、定西、临夏、陇南、平凉、庆阳、天水、武威、张掖、金昌等13个市州,53个县区均分布有石窟寺。甘肃省石窟寺完整地体现了佛教东传西渐的历程,对后续佛教文化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石窟分布地点、时代特征、表现内容、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中小型石窟受典型石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了河西、陇中、陇东、陇南四大片区特征鲜明、风格迥异的石窟艺术。(-)河西片区石窟寺河西片区的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等5市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53个,分布在14个县区,占甘肃省石窟总量的23.79%o河西片区石窟寺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敦煌石窟群,二是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包括莫高窟、西
9、千佛洞、五个庙石窟、榆林窟、东千佛洞、旱峡石窟等。凉州石窟群,包括天梯山石窟、金塔寺石窟、马蹄寺石窟、文殊山石窟等,是甘肃省现存时代较早的石窟群。(-)陇中片区石窟寺陇中片区的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市、定西市等4市州有石窟寺39个,分布在17个县区,占甘肃省石窟总量的16.52%。陇中石窟以炳灵寺为代表,包括五佛沿寺石窟、寺儿湾石窟、法泉寺石窟等,其他石窟古代原作保存极少,现存大部分为近代重修重绘。(三)陇南片区石窟寺陇南片区的天水市、陇南市等2市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56个,分布在11个县区,占甘肃省石窟总量的23.72%。陇南片区石窟寺包括麦积山石窟、大像山石窟、华盖寺石窟、木梯寺石窟、拉梢
10、寺石窟、法镜寺石窟、八峰崖石窟等。(四)陇东片区石窟寺陇东片区的平凉市、庆阳市等2市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88个,分布在11个县区,占甘肃省石窟总量的37.28%。陇东片区石窟寺包括北石窟、南石窟、王母宫石窟、罗汉洞石窟、保全寺石窟、张家沟门石窟、莲花寺石窟、石空寺石窟、田园子石窟、石拱寺石窟等。第8条历史沿革甘肃石窟最早开凿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直至明、清,代表了中国石窟寺开创、发展及衰落的全过程。十六国时期开凿的石窟多集中于河西地区,如天梯山石窟、莫高窟北凉三窟(第268、272、275窟)等。炳灵寺第169窟开凿于西秦,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
11、)墨书造像题记,是中国石窟已知最早的纪年造像题记。甘肃石窟大量开凿于北魏至西魏时期,在继承十六国佛教艺术始创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石窟,如麦积山石窟、保全寺石窟、王母宫石窟、法泉寺石窟和南、北石窟寺等,基本奠定了甘肃石窟的分布格局。北周时期,地方官吏如秦州大都督李允信创建麦积山七佛阁、秦州总管尉迟迥创建拉梢寺、瓜州刺史于义创建莫高窟第428窟等,进一步推动了石窟开凿造像之风的盛行。这一时期,甘肃石窟寺的开凿主要集中在麦积山、北石窟寺、水帘洞石窟群、莫高窟等地。隋唐时期是甘肃石窟寺营造发展的鼎盛时期,大型石窟如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北石窟寺等有相当一部分洞窟开凿于此时。这一时期,甘肃石窟寺
12、艺术逐渐向民族化形式过渡并发展。盛唐时期,在丝绸之路沿线建造了众多弥勒大佛像,有的高达30多米,如莫高窟北大像和南大像、榆林窟第6窟、天梯山第13窟、炳灵寺第171窟、甘谷大像山第6窟等。五代至宋代以后,甘肃石窟的开凿主要集中于莫高窟及陇东地区。这一时期,莫高窟在唐代原有窟龛的基础上,改建、重绘了部分洞窟。西夏时期,甘肃石窟的开凿又出现了新高潮,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文殊山石窟等均保存有较多的西夏作品。宋金时期,陇东地区子午岭区域开凿了一些新洞窟,如合水莲花寺、安定寺石窟等。元代,甘肃石窟除马蹄寺、莫高窟等开凿有新的洞窟外,其他石窟主要是对早期石窟进行重修或重绘。壁画以藏传佛教密宗题材为主
13、,如莫高窟第3、465窟千手千眼观音、坛城图等。明清时期,甘肃石窟的开凿进入尾声。除上述各石窟规模宏大的石造像、泥塑像、壁画、木构窟檐建筑及窟前殿堂遗址外,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约5万件各类文书、绘画等作品,其时代从十六国时期一直可延续至五代、宋时期。对藏经洞文物及敦煌石窟为主的保护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一门国际性显学一敦煌学。20世纪50年代起,石窟寺保护逐渐受到国家重视,省内多处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3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34个文物点):第一批4处(8个文物点)、第三批
14、2处(2个文物点)、第四批1处(7个文物点)、第五批3处(8个文物点)、第六批3处(4个文物点)、第七批3处(3个文物点)、第八批2处(2个文物点)。第二节遗产构成第9条遗产认定本规划依据甘肃省石窟寺遗产价值的特征,结合各类物质载体的支撑关系,辨识遗产构成要素,将其归纳为文物本体、遗存可能分布区、可移动文物及文物相关环境。第10条文物本体文物本体包括洞窟、壁画、造像、窟檐、佛塔、佛寺等人工建筑遗址。第11条遗存可能分布区文物遗存可能分布区包括窟前遗迹、被掩埋洞窟及石窟寺范围内地下埋藏的其他文物遗存、斩山遗迹等,其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考古研究工作揭示。第12条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包括各石窟寺保存文
15、物,在石窟寺区域文物调查或保护工程中发现的文物,文物管理机构所征集保存的与石窟寺密切相关的可移动文物。第13条环境概况(-)自然环境1地质环境甘肃位于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景象万千。开凿石窟寺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有平原、沟壑、丘陵、盆地、沙漠、戈壁等。甘肃地区石窟寺绝大多数位于河谷地貌环境而著名的石窟,这类地貌由于河流的下切和侵蚀,常会出现陡立的河岩,其岩壁有利于石窟的开凿,开凿了如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炳灵寺、南石窟寺、北石窟寺等。除此还有丹霞地貌开凿的石窟,这类红色岩层产状平缓,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以“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为特征的丹霞赤壁。开凿石窟如文殊山、天梯山、麦积山、王母宫、大像山、马蹄寺等石窟。2.气候环境甘肃省石窟寺因其所处环境、山脉、水系、气候的不同,石窟布局也有很大的差异。东南部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中东部大都为黄土覆盖,形成独特的黄土地形,水土流失严重。河西走廊一带地势坦荡,绿洲与沙漠、戈壁断续分布。北部地面起伏不大,气候干燥,风力剥蚀作用显著,沙漠、戈壁广布。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