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 重点内容.docx
《汽车理论 重点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理论 重点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选本的劭力楹01、汽车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力打算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02、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由汽车最高车速 ,加速时间3最大爬坡度 来指示。03、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04、汽车加速力量评价: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05、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汽车由I档或II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恰当的换档时机)逐步换至最高档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06、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07、汽车的上坡力量:汽车爬坡力量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行驶阻力和风阻后
2、的余力全部用来即等速克服爬坡阻力时爬上的坡度。08、 代表了汽车的极限爬坡力量,它应比实际行使中遇到的道路最大坡度超出许多,这是由于应考虑到在实际坡道行驶时,在坡道上停车后顺当起步加速、克服松软坡道路面的大阻力、克服坡道上坎坷不平路面的局部大阻力等要求的原因。09、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u10、发动机转速特性是指将发动机的功率,转矩 以及燃油消耗率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这一曲线即为转速特性。如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则此曲线称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如节气门不分开启或部分供油。则此曲线称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施时的
3、发动机特性曲线称为使用外特性曲线。11、传动系功率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12、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静力半径: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用于汽车动力学分析)。滚动半径:以车轮转动圈数与实际车轮滚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来换算(用于汽车运动学分析)。13、滚动阻力F :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道路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产生气理:轮胎和支承面的相对刚度打算了变形特点,在硬路面上,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由于轮胎有内部摩擦,在硬支承路面上行驶时,加载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会有能量损失,即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这种损失表现为阻碍车轮滚动的一种阻力偶;当车轮不滚动时
4、,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是前后对称的,当车轮滚动时,由于弹性迟滞现象,处于压缩过程的前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就会大于处于恢复过程的后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这样,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而使他们的合力 相对于法线前移了一个距离a,它随弹性迟滞损失的增大而变大。即滚动时,有阻力偶矩T =Fa阻碍车轮滚动。14、滚动阻力系数(物理意义):单位汽车重力所需推力。影响因素:1、车速(在肯定车速,滚动阻力渐渐增加,但变化不大;在某一较高车速以上时,增长较快;当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左右时,滚动阻力快速增加,此时轮胎发生驻波现象,此时滚动阻力显著增加,轮胎的温度快速增加到100度以上,几分
5、钟之内就会爆破)。2、充气压力(气压降低,f值快速增加;由于气压降低,滚动的轮胎变形大,迟滞损失增加)。3、轮胎的构造、材料(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较低)4、路面种类。15、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分为压力阻力与摩擦阻力。16、坡度阻力:当汽车上坡行驶时,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17、道路阻力F18、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19、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方程式表明白汽车行驶时驱动力和外界阻力之间相互关系的普遍状况。当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变速器的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比,传动效率,车轮半径,空气阻力系数,汽车迎风面积以及汽车质量初
6、步确定后,便可以采用此式分析在附着性能良好的典型路面上行驶的力量,即确定在节气门全开是可能达到的最高车速,加速力量和爬坡力量。20、动力因素D21、附着力F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F成正比。,称为附着系数,由路面和轮胎打算。附着率C :o驱动轮的附着率是汽车驱动轮在不滑转的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假如前后轮附着率不相等,前后轮的驱动力极限取决于前后轮附着率的最大值。在较低行驶车速下,用低速档加速或上坡行驶,驱动轮发出的驱动力大,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大,此外在水平路段上以极高车速行驶时要求的附着系数也大。22、静态轴荷的法向反作
7、用力23、空气升力24、汽车前、后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25、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6、四轮驱动汽车的附着率27、通过改善车身外形,或者增加一些帮助的空气动力装置,可以降低空气升力系数,达到减小附着率以改善操纵稳定性和动力性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调整汽车的总体布置,变动前、后轴的轴荷来减小驱动轮的附着率。28、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作用:1、采用功率平衡定性分析设计、使用中的有关动力性的问题较为便利;2、能看出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用于燃油经济性的分析。29、汽车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30、汽车活塞式内燃机配备高传动效率的无级变速器后,克服了发动机特性曲线的缺陷,使汽车具有与等功率发动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理论 重点内容 汽车 理论 重点 内容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