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docx
《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区政府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感受颇丰。几天的紧张学习,我通过听讲解、看成效、访事迹,零距离感受,使我受益良多。现场教学、体验教学、音像教学、专题讲座、互动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最让我震撼的就是红旗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当年一没有钱,二没有技术,三没有粮食的艰苦背景下,杨贵老书记带领着林州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外国人想都不敢想的世纪之作人间天河红旗渠。我的内心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深感染着,同时耳畔也响起了习近平总书记时
2、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说过的一句话:心无百姓莫为官。作为新时期的年轻党员干部,通过此次实地学习红旗渠精神,使我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党性修养,更让我深知身上的责任重大,正所谓:百姓诉求无小事。我将结合此次党性培训中所学习到的红旗渠精神和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沉下内心深入群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百姓多干实事、好事,解决百姓疾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决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拆。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初冬时节,河南林州,乐曲定叫山河换新装
3、在红旗渠上空响起来。这段铿锵的旋律,回荡在太行山中,让群众和游客激情澎湃。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是一条流淌着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长河,它的建设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红旗渠建设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引领着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又踏层峰望眼开,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发展五部曲。红旗渠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9月,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
4、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在追梦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勃力同心、奋勇向前。1 .自力更生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红旗渠建设前,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县土薄石厚、水源稀缺,历史上十年九旱。据红旗渠志记载,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村人畜饮水困难,100多个村的群众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清水到处流的梦想,1960年2月,3.7万名林县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正式
5、命名该渠为红旗渠,即高举红旗前进。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1960年,红旗渠动工时,林县县委响亮地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物资匮乏。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自己筹划。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挖掘潜力,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定额消耗,超用不补。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00多万元,其中85%为林县自筹。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历时10年,先后有30万修渠大军廛战太行,用简陋的工
6、具绝壁穿石,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道。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通水;1969年,红旗渠全线竣工。饱受缺水之苦的太行山人,终于圆了吃水梦!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2万亩。红旗渠建成后,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截至2023年年底,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亿公斤。半个多世纪以来,太行山崖壁历经风雨巍然挺立,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在南水北调的建设工地,在港珠澳跨海大桥矗立的万顷碧波一代代建设者坚持自力更生,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个个人间奇迹。2 .
7、艰苦创业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当年,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下,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面对重重困难,大家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抽空到山上割草,夜里把草铺在石板上,便是床。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长616米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岩石非常坚硬,锤一次钢钎只能留下一个白印。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决心,就是铁山也要钻个窟窿!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穿山凿洞。苦战17个月,终于凿通!
8、高山无言,渠水有声。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今天的林州人坚持精神立市,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质量第一,负责到底。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口号,流淌在一代代林州工匠的血液里。数十万红旗渠建设者的传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一批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能工巧匠奔赴全国从事建筑行业,为林州市打造出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让红旗渠工匠叫响大江南北。2015年,林州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今年58岁的李江福,出生于林州市茶店镇辛店村,他的父亲李章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石匠,全程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李章拴言传身教,李江福后来从事建筑业,用良心做事、用诚信盖楼,成为他坚守的信念。李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如何 学习 弘扬 红旗渠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