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李及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李及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李及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李及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李及字幼黑,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及)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日:“李公春愁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日:“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
2、。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奉不,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图r,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日:“何者相公3IA&j!T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
3、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举覆而已矣。”(节选自深水记闻卷六)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向者相公初用A及B外廷之议谓及C不胜D其任E及F今材器乃如此G信乎H相公知人之明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文中指年纪,年数,与庄子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蠕蛀不知春秋”中的“春秋”意思相同。B.秦州,古地名,陇右重镇,今甘肃天水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便写于秦州。C.前,文中指上前,与蒲松龄狼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的“前”用法相同。D.规模,文中指制度,
4、与短语“规模宏大”中的“规模”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也不以9oB.江德明奉命出使时认为李及年事已高,不应该在事务繁重的杭州担任知州。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将他正法。D.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王旦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履行了主将的职责,也不是自己任用李及的本意。13 .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译文:(2)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译文:14 .材料二中众人认为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
5、这一特点。【答案】15 .BEG16 .A17 .C18 .(1)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少的郡中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2)派遣他人接替曹玮,一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这就)破坏了曹玮成功的业绩。19 .材料二中众人都认为李及严格忠厚有操守,在材料一中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肋、,表明李及有操守,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优点,表明他忠厚;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不在杭州购物,表明他的严格谨慎。【解析】2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从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认为李及不能胜任职务,如今李及竟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啊!“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都事略-李及传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事略 答案 解析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