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C模型下的中学音乐课堂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docx
《核心素养5C模型下的中学音乐课堂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5C模型下的中学音乐课堂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核心素养5C模型下的中学音乐课堂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认为莫善于乐;如何立德树人,培养人的健康人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依然莫善于乐。将古诗词与音乐有效结合,并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大尝试。基于此,文章将探索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视域下的中学音乐课堂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策略,使古诗词教学回归教育体系,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古诗词作品与音乐融合,力图通过古诗词教学使现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在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有所改变;总结和提炼古诗词教学实践经验,探索适应现实、走向未来的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关键词:核心素养;5C模型;古
2、诗词文化;中学音乐课堂文化史上,艺术和宗教携手数千年,宗教通过艺术传播教义。通观古今中外,人类最重要精神文化的创造、发展和传承莫不与艺术携手,通过艺术承载思想、感化精神、征服民众。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2。近10年,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全球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Thinking )、创新(Creativity )、沟通(Communication) 合作(Col
3、laboration)这五个元素,此举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对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将古诗词融入中学音乐课堂,使古诗词教学回归当代教育体系,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音乐融合,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文学和艺术素养,是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的新方向。一、古诗词在中学音乐教材的渗透情况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材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主要有人民音乐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6册教材中,关于古诗词的音乐作品大约有4首,分别是八年级下册的江南好和惊江南,九年级上册的阳关三叠和但愿人长久,其中演唱部分3首,欣赏部分只有1首。而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4、的初中音乐6册教材中,关于古诗词的教学就更少,只有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中的欣赏作品春江花月夜。此外,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必修音乐鉴赏教材中,关于古诗词的教学一共4首,分别是大江东去阳关三叠广陵散扬州慢。由此可见,在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古诗词教学的背景下,音乐教材与古诗词相关的篇目数量并没有增加,并且独立于中学语文教材。在当今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应关注学科融合,将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与语文教材中的诗词作品相结合。二、古诗词教育在中学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随机抽取本区域235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平时在古诗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见表1。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
5、热情极高,有63. 55%的学生喜欢古诗词,只有7. 63%的学生不喜欢古诗词。其次,超过半数的学生愿意主动背诵诗词,但是背诵效率欠佳,甚至有4.2%的学生出现记不住、记忆混淆的现象。此外,学生对古诗词的日常积累较少,平时接触古诗词的数量有限。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能够背诵优秀古诗词数量应达到110首。但是,从调查结果可知,只有大概12.79%的学生可以完整背诵超过100首古诗词作品,这也说明了该区域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数量是不达标的。对此,笔者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问卷调查,探求其古诗词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可行性,调查结果见表2。通过对表2分析可知,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愿意将古诗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素养 模型 中学 音乐 课堂 古诗词 教学 实践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