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docx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所属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授课章节第七编第八章第二节授课人潘务正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级使用教材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二、学情分析学生知识经验分析在此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己经认识了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并了解到通俗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如诗词一样可以寄寓作家的理想追求、思想观念等。由于其篇幅较长,从而比诗、词、古文等正统文体包含更为深广的内容。由此学生明白在阅读此类小说时,并不只是为了休闲娱乐,也要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同时,西游记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古代章回小说,自幼就观看过动画片、电视剧、电影等题材,对这部小说最为了解,特别是人物形象、
2、故事情节等。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学习能力分析一方面,学生阅读过一些章回小说,对其文体特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被情节、人物形象所吸引,而不太注重理解和思考作者创作的意图,甚至如水浒传这类宣扬暴力的小说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刺激。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小说的引导,避免他们流于表面,而忽略根本。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本科一二年级的同学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个人意识比较强,规则意识则相对较弱。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处理好个人自由的实现与规则意识的固守之间的关系,这对今后的集体生活以及走上社会之后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
3、西游记的主题纷争,认识孙悟空形象所浓缩的人类对自由追求的本质与不得不接受制约的矛盾处境;认识到人类只有经过千难万险,才能实现最终的完善与幸福O(二)能力目标掌握古典小说主旨的分析方法,学会小说中象征意蕴的解析,能够做到在形象描写中发现作者创作的密码,提升阅读古典章回小说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古典小说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三)价值目标在小说主题倾向的教学中贯彻思政教育,通过作者对孙悟空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的形象描绘,揭示出其中所包含的意蕴,即作者下意识地意识到人类对自由追求的本质,但是就算是像孙悟空这样的无所不能者,也要受到社会法则的约束,而不能脱离自身所生存的现实。同时,通过唐僧诸人经历九九八十
4、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他们都得道成佛或成圣,然学生理解到要想获得完善和幸福,必须经历千难万险,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人物,无不都是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才成就完美的人生。启迪学生战胜逆境,正确面对失败和坎坷。教学知识点1 .西游记的创作主旨。2 .象征意蕴之一:人类追求自由的本质与不得不制约的矛盾处境。3 .象征意蕴之二:只有经历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的完善和幸福。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一是掌握西游记主旨的多义性,了解小说多重的象征意蕴。二是在揭示小说的象征意蕴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二)教学难点一是如何揭示形象与故事情节中所包含的象征意蕴。二是如
5、何在小说主旨的分析讲解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思政资源(一)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一是桀鹫不驯的孙悟空纵使能上天入地、长生不老,但仍旧逃脱不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被压在五行山下,此后又受制于紧箍咒,这其中包含着如何处理个人自由的追求与现实规范的遵守之间的矛盾。二是取经僧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并实现了个人的提升,这其中包含者挫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幸福的实现,不是唾手可得,坐享其成,而是要遭受种种艰难险阻,历尽艰辛。因此只有战胜生活中面临的失败和不如意,才能提升自己9最终实现理想抱负。(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孙悟空的形象描绘中,石头中出生、漂洋过海学得七十二变、花果山占山为王、东海龙宫获得金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