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正在显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大霄: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正在显现.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李大霄: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正在显现肖小琴今年以来,在吸引长期投资者入市方面,管理层政策密集落地。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所处的阶段来说,未来向深向好的发展预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各界的共识。而在长期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中国资本市场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也有很多的功课要做。为此,中国经济评论专访了英大证券李大霄。中国经济评论:沪指又回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3000点,您如何看待当下的3000点?李大霄:我之所以认
2、为在当下3000点基础上下行空间有限,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历史的角度。自2022年2月26日沪指首次上穿3000点至2022年5月10日,大约十五年的时间里A股在3000点附近波动共3683个交易日,其中1957个交易日低于3000点,这貌似一个中轴线。但是,3000点以下的时间,20222022年是1103天,20222022年是413天,而2022年到目前为止只有4天,3000点之下的机会值得非常珍惜。沪指处在3000点之下的时间在缩短,中轴线有向地平线演变的趋势和可能。第二,当前指数具备较强的支撑,市场估值也较低,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2022年5月10日,上证50指数市盈率
3、为9. 5倍、市净率为1.18倍,中证100指数市盈率为10倍、市净率为L 25倍,上证指数市盈率为11倍、市净率为L 25倍,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处在历史相对低位区,A股的投资价值渐渐凸显。且上市公司频现增持、回购股票举动。以沪市主板为例,4月份沪市主板披露增持相关公告共计33次,涉及多家大型企业,披露股份回购相关公告计115家次,涉及多家大中型企业。增持和回购都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是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A股的成交量处在低位,已经从2022年连续49天万亿成交,萎缩到2022年5月9日的6700亿,新股大量破发,2022年基金发行的盛况也不再,市场萎缩低迷。第三,
4、决策与政策层面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今年以来,管理层在这方面动作非常集中和频繁。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随着各项利好措施的不断落地,以及疫情防疫形势的好转,市场的争论和怀疑会慢慢消退,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来源就有了保证。中国经济评论:在您看来,长期资金的范畴是什么?吸引长期资金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体现在哪些地方?李大霄:长期资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十年以上才能叫长期,中期为3至10年,三年
5、以内为短期。养老金、保险机构、企业年金、社保等,都是长期资金,长期资金具有投资周期长、交易频率低、投资风格稳健等特点。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跟长期资金密切相关,长期资金越多,市场就越稳定,长期资金越少,市场波动性就会比较大。长期资金的入市,有助于平抑市场的非理性短期波动,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稳定器”。目前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短期资金占比较高、资金分散且交易频率高,这是造成市场波动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引入长期资金是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从长远看,它还有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就是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二者虽然都偏长期,但价值
6、投资不完全等同长期投资,但如果价值投资者在投资中占比较大,对市场的短期非理性波动也能起到平抑的作用。中国经济评论:怎样才能有效吸引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李大霄:当前的长期资金入市,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吸引长期资金任重而道远。首先是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基础制度建设,营造适合长期投资的环境。完善的法制和市场机制、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优质上市公司上市的先决条件,也是长期资金入市的最重要前提,光想着怎么“来钱”,就本末倒置了。其次,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营造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生态;上市公司要有一套回报长期投资者的机制,营造出上市公司回报长期投资者的氛围。同时,政策导向和资本市场对奉行
7、长期主义的上市公司要有正反馈,股东文化才能树立,市场的诚信建设氛围才能形成。第三,是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比如将考核周期从一年变为5到10年,降低了投资难度、提高可操作性,权益投资比例就能迅速提升。特别是在现阶段被低估的优质蓝筹龙头股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之际,是一个好时机。税收政策,比如采取专为鼓励长期投资行为而设计的免税、减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分红等措施,“迫使”投资者做长期投资。比如说提升养老金、险资、社保基金、理财资金权益类产品的比例。2022年2月,我们的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比例只略超10%,而成熟市场这一比例高达50%。第四,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水平,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如拓宽沪港通标
8、的范围、拓展和优化沪伦通制度、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供给,要有步骤地把投资标的扩大,让长期资金有更多的投资选择,从而容纳更多的资金体量。此外,引进先进的外资金融机构或是券商基金管理公司,降低门槛,提升来去自由度,等等,都是比较好的措施。中国经济评论:您认为长期资金入市大有可为的逻辑是什么?李大霄:中国经济拥有长远的发展前景、114万亿的GDP总量和14亿的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经济潜力,构成了我们长期投资的基础。目前,我们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是很低的,这也表明了未来具有巨大的空间。我们的外资占比也不高,未来增长空间也不小。而且,我们也要充分重视政策的力量。我国的经济、政策潜力巨大,政
9、策工具箱工具繁多,这些都有助于中国股市的长期向好发展。中国经济评论:在通往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道路上,您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李大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如何更好地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和全球的资金来参与其中,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内容。当然,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首先,要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这个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整个市场的规模、市场化程度、法制化的程度和国际化程度都是相辅相成的。其次,吸引全球的资金这一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资金流动的自由度、汇率稳定、人民币币国际化的步伐等,都是影响我们能否吸引全球资金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也要看资产的质量本身,若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资产和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的回报率的资产,在吸引全球资金方面就更有优势。乐观的是,我们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我们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通往全球第一大资本市场的道路上,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和更强的综合实力来匹配,虽前景光明,然任重而道远。E48B7F46-0E4A-43F7-847A-9B6DA7C70F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