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的护理.docx
《麻醉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病人的护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麻醉病人的护理一、麻醉的概念:1、麻醉是指应用药物或其它方法消除病人手术过程中的疼痛,保障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技术。2、理想的麻醉:安全、无痛、精神安定、适当的肌肉松弛。3、麻醉的基本任务:(1)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2)保障安全(3)为外科手术创造良好条件(4)意外情况的防护和治疗。二、麻醉的分类:根据麻醉作用部位和所用药物的不同,临床麻醉分类如下。1、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不感到疼痛。它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2、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指将局部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阻断,运
2、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病人局部无痛而神志清醒。它包括外表麻醉、局部侵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麻醉。3、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部麻药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是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它包括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脊膜外阻滞,其中硬脊膜外阻滞包括能管阻滞。4、复合麻醉是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它包括静吸复合麻醉、全麻与非全麻复合麻醉等。5、基础麻醉是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麻醉处理的方法。三、麻醉前病人的护理:1、护理评估(麻醉前评估):(1)健康史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嗜好、既往麻醉史与手术史、药物使用情况。(2)身体状
3、况:心、肺、肝、肾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情况。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牙齿有无缺损、松动、有无假牙。有无脊柱畸形或骨折,有无椎间盘突出。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感染等。(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针对性检查(内镜、CT、MRI)o(4)心里社会状况。(5)麻醉方法的选择,以病人身体情况、病情程度、手术部位与范围等选择麻醉方法。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焦虑、恐惧:与手术室环境陌生、担忧麻醉效果和预后等有关。(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麻醉及麻醉配合知识。(3)潜在并发症:局麻药物的毒性反应、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腰麻后头痛、全脊髓麻醉等。3、术前护理措施:(1
4、)胃肠道准备:择期手术前:成人应禁食12小时,禁饮46小时,小儿术前应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2)局麻药过敏试验: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常规皮试。原因:能与血浆蛋白结合产生抗原或半抗原,发生过敏反应。4、mgim,im并给予心理护理。5、健康教育:介绍麻醉方法和手术方法及过程,指导病人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讲解有关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及预防方法,鼓励病人尽可能做到生活自理。四、各种麻醉方法后的护理局部麻醉:麻醉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1潜在并发症:局麻药毒副反应。2.护理措施:(一)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导致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有:(1)用药过量;(2)误注入血管内;(3)注射部位血
5、液供给丰富或局麻药中加入血管收缩药;(4)病人全身情况差,对局麻药耐受能力降低等。(1)、中枢毒性表现为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肌肉颤搐、意识不清、惊厥、昏迷。甚至呼吸停止。心血管毒性表现为传导阻滞、血管平滑肌和心肌抑制,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心脏听搏。(2)、护理措施:一旦发生,立即停药、今早给氧、加强通气。遵医属予地西泮510mg静脉或肌肉注射;抽搐、惊厥者还加用2.5%硫喷妥钠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有呼吸抑制或停止、严重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者,加用升压药、输血输液。行心肺脑复苏。(3)、预防措施:一次用
6、药量不超过限量:注射前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用药部位酌减剂量;如无禁忌,局麻药内加入适量肾上腺素;麻醉前给予巴比妥类或笨二氮草类药物,以提高毒性阈值。(二)、过敏反应,临床上酯类局麻药过敏者较多,酰酯类及罕见。表现为在使用少量局部麻药后,出现尊麻针,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及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生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因局部药皮肤实验的假阳性高达50%,故不必常规局麻药皮试,假设病人有过敏史,可选酰胺类局麻药。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隙阻滞一一又称腰麻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适用于23小时
7、以内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及肛门会阴部手术。由于它的并发症较多,麻醉时间也有限制,已多被硬膜外阻滞所代替。2、禁忌症:脊柱畸形、外伤或结核;穿刺部位或邻近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婴幼儿及不合格的病人。潜在并发症:血压下降、心律减慢、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痛、尿潴留等。麻醉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1、头痛:时间:多发生在麻醉后13天,亦可发生在穿刺后6-12小时。特点:为坐、立及抬头时加剧,平卧时减轻。性质:多为钝痛或搏动性疼痛。部位:常为于枕部、顶部或颍部。原因:脑膜刺激性头痛、血管扩张性头痛。处理:选择细针,防止反复穿刺;选择高浓度麻药,麻药浓度不宜过高:术中适当补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 病人 护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