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调查研究.docx
《黄冈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调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调查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个案研究代朝霞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438000摘要:国家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提出要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至今日,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开设状况如何需要研究,以确定现状与国家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要求的距离有多远,并以此为依据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状况更需要深入研究。此文运用访谈法、文献法、实地观察法对湖北省黄冈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状况进行研究。通过个案研究,从信息技术课程观念、开设形式、开设内容、开设环境、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要提高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必须使教育者树立信息文化观;县级管理,多渠道组织基础设
2、施建设,增加投入;教学突出学科整合,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师资培训。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文化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中学的必修课程。2()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活动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为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活动课程,从其正式开设至今已有八年。在黄冈市农村中学,这八年时间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发展状况如何,笔者选取近四年所见所闻,
3、作为对此研窕的依据。一、开设现状2004年至2006年间,笔者共指导教育技术学实习生34人,分赴黄冈市英山、麻城、武穴、海水、红安、黄梅、罗田、靳春八个县共25所农村中学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习;2007年,笔者实地考察麻城乡镇中学4所,黄州区农村中学2所,共31所;其中初中22所,完中4所,高中5所。根据实习生实习汇报与笔者实地考察,总结在这四年间,黄冈市农村中学信息化建设环境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不断变化。1 .主体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断增强,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认识不足。在教育部2000年课程纲要提出“校校通”工程(用510年的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
4、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校也可以配备对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带动下,从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站、各个中学校长至老师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04年学生到实习学校,还会遭遇这样的情景:“教育技术学是干什么的?,“是微机老师吧”,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问同样的问题,有同样的答案。甚至有一所学校,实习生去时,校长没有给他安排,说“不知你能干什么,就跟着我吧”。如果说这样的礼遇说明校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停留在计算机教育时代,之后的两年,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实习生在实习单位有了明确的地
5、位。校长老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经历了计算机文化论到信息文化论的过渡。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中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到计算机工具,又到计算机网络,中学校长老师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随着计算机文化的发展而变化。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等先进的名词、理念开始赋予计算机课程新的含义,新的目标,这就是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校长老师接受信息技术的说法,在实际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如网络平台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对信息技术有一-种感性认识。但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计算机课程目标到底有什么差异,这仍然的有待学习探讨的话题。领导者的教育观念决定其教育决策,教师的教
6、学理念决定其教学方法、过程与态度。在农村中学,教育经费有限,校长对教育技术课程的认识就决定他对这门课的态度以及课程开设涉及的一切方面,包括硬件软件的条件、课时、师资、课程评价等,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对课程目标认识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体现贯彻课程目标。2 .课程开设变化大,少评价,实践性重视不够。课程时开时不开,随意性较大。教育部明确要求:对于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安排为70140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课时的70%。用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是非高考科目,在调查的31所学校中,一般每年级一周开一节课。初中有8所初三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7、。高中5所均在只在高一开设。距离教育部的要求,31所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学时均不足。2005年实习生汇报,在初中,有的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课与音乐、美术课合为一节课,三周才上一节。学生称之为“放松课二对这样的状况,笔者访问某校教导处领导,得到的回答是:“全县都是这样,升学考试不考,我们就不能让学生把时间都集中到这些副科上。”在中学,升学率是指挥棒。领导的认识不能代替指挥棒的作用。校长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副科,虽然教育部要求开设这门课,虽然这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评价上几乎没有。每学期末,信息技术课一般不设置考试。高中参加会考,也是流于形式。校长的说法是:不参加高考,会考就想办法让学生
8、通过。没有评价、没有反馈,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这些学校的做法事实上阻断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需要。对农村的中学,已经有了教育是“向农”还是“离农”之争。这场争论争得是农村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现状。现状从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可以看出,农村教育是“离农”的,趋向学术性、城市化,实现的是教育的选拔功能,而不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3 .课程教学重工具性、轻信息文化教育。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型中较早的理论:中小学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就是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恰当的选择各种信息工具,主动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采集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冈市 农村 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 开设 现状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