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排水方案设计指南.docx
《隧道排水方案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排水方案设计指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受控文献心口专题施工方案防排水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第IJ、制根据错误未定乂书。第二节、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工程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施工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材料进场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工期安排及质量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节、施工工艺及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防水施*(错误!未定乂书o二、防水混凝土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施工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系统排水盲管的布设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排水盲管安设错误!未定义书签。六、防水板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七、施工接缝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节、工程
2、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节、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节、文明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隧道防排水专题施工方案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及有水文环境严格规定的地段,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抵达防水可靠、经济合理日勺目的。二次衬砌除全过程防水外,必须严格防水施工艺管理,才能实现。全过程防水是指开挖前预注浆防水,开挖后的支护施工防水,衬砌阶段的防水设施施工防水。第一节、编制根据1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B01-2023);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23);3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23);4、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估原则(JTGF80/1-2023);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等。6、胜利南路南延(含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7.当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外界原因,结合当地的经济、交通现实状况、资源、水电等状况;第二节、工程概况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山岭隧道形式,机械通风,电光照明;隧道内轮廓为曲线拱部型式,拱部为三心圆拱,其内轮廓宽13.73m,高9.74m,限高5m。左线隧道出口明洞长17m,右线出口明洞长30m,洞门形式均为端墙式。初期支护在拱部和加强地段采用钢格栅、钢筋网、砂浆锚杆和
4、中空锚杆支护,采用湿喷碎。拱部防水采用无钉挂设,爬焊机双缝焊接,并采用充气法进行检查。施工排水顺坡段自然排水,反坡段设集水坑接力排出洞外。第一标段为隧道北段加隧道北侧243m道路(K4+490-K6+143)工程,全长1653m,估算投资额为26000万元;洞口段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隧道内轮廓宽13.73m,高9.74m0隧道出口防排水计划动工日期为2023年6月1日,竣工日期为2023年6月15Bo第三节、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根据钻探资料,本区地层构造重要为第四系粘性土、片岩,局部见大理岩,花岗岩穿插其中。第四系粘性土层覆盖厚度不均,沟谷内厚度较大;基岩大部分地段裸露,风化严重
5、。第四系中素填土重要分布在隧址区出洞口段的表层,粉质粘土混碎石重要分布于两侧洞口附近日勺山坡及冲沟附近。区内片岩重要分布于隧道中轴线及两侧,在侵入岩体两侧其产状岩层较陡,地表所见一般为全风化或强风化状态。大理岩仅在隧道出口处揭发疙瘩状大理岩,公布范围较小,其上下均为片岩,岩石硬度较高,钻进过程漏浆,未见溶洞发育。(2)地质构造有物探成果,位于K5+660附近有构造破碎带一条。C1.C2区为岩石风化破碎较严重区,根据钻探揭发,其上部风化严重,裂隙发育,钻探岩呈碎块状。(3)场区构造区内构造重要为任性挤压变形构造和节理裂隙。构造破碎带仅有一条,且规模较小,地表延伸较短。节理是区内重要构造形式,隧址
6、区多为闭合节理,张开度3mm,节理面平直光滑,有时稍有平缓弯曲,无填充物,延伸较长,一般为510m,最长达20叱与剪节理或扭节理的经典特性相吻合,按照构造面的相对分类,对于隧道及边坡工程,为中等构造面。(4)各岩层力学性质素填土位于表层,重要分布在进出洞口,出洞口厚度较大,其他位置厚度较小。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局部见植物根系。粉质粘土混碎石层分布在进洞口及出洞口。基岩层场区普遍分布,自上而下,按照岩石风化程度,垂直带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未风化带。(5)隧道围岩级别划分左线数量(m)右线数量(m)HI级围岩480HI级围岩485W级围岩150W级围岩130V级围岩283V级围岩
7、300V级明洞17V级明洞30车行横洞115.71车行横洞115.71人行横洞135.03人行横洞135.03紧急停车带80紧急停车带80附注:人行横洞与右线夹角为90。,车行横洞与右线夹角为60。本标段I1I级围岩共193OnbIV级围岩共280m,V级围岩共583m,V级明洞共47m02、水文地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在工作区北部及南部沿沟谷分布,岩性以粉质粘土混碎石、素填土为主。厚度0.5173m,第四系分布于地下水位以上,该层渗透性弱,富水性弱。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岩性重要为片岩、花岗岩。由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地表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伴随深度的增长风化裂隙逐渐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排水 方案设计 指南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