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温暖的灯——陈伯吹与儿童文学教育.docx
《点亮一盏温暖的灯——陈伯吹与儿童文学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亮一盏温暖的灯——陈伯吹与儿童文学教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点亮一盏温暖的灯陈伯吹与儿童文学教育见堂攵学荷谕S*1陈伯吹著儿童文学简论资料图片究聊事故童矣着吹伯康行印局耆新北陈伯吹和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片陈伯吹资料图片【大家】学人小传陈伯吹(19061997),上海宝山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理论家、出版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曾任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著有儿童文学作品阿丽思小姐波罗乔少爷一只想飞的猫骆驼寻宝记及理论研究著作儿童故事研究儿童文学简论作家和儿童文学等。1981年创立了“儿童文学园丁奖”(现名“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O从1927年发表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始,一直到
2、1997年辞世,陈伯吹先生的文学生涯持续了70年。在这漫长的文学生涯中,他在儿童文学创作、理论、出版、教学等多个领域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其中,他对儿童文学教育的思考、研究和实践尤为后人瞩目。壹陈伯吹,原名陈汝坂。1906年生于江苏省宝山县(今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他的父亲陈文乔是一家布店的小职员,虽然文化不高,但十分开明,母亲张秀珍出身木匠家庭,温柔慈爱。陈家祖上以种桑养蚕为生,经济条件还算宽裕,但到了陈伯吹这一代,家中人口众多,经济趋于困顿,甚至每年除夕,一家人都要提心吊胆债主往往会来上门讨债。父母面皮薄,不好意思面对债主,都躲开了,每每让汝城和汝宽两兄弟给债主赔不是、说好话。一直挨到半夜,
3、讨债人散去,他们才能安心过个年。陈伯吹的文学启蒙是从私塾开始的。在私塾学了三年千字文三字经等蒙学读物后,陈伯吹进入宝山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读书。校长李墨浓知道他家的经济情况,免除了他的学费,还给他取了一个别名陈伯吹。陈伯吹知道自己求学不易,想方设法争取读书机会。有一次,一个学长拿着一本儿童书无猫国给同学们讲故事,陈伯吹读书心切,听完故事后还想仔细阅读,便开口借阅,学长有点舍不得,半是刁难半是玩笑地提出,让陈伯吹磕三个响头。没想到,陈伯吹毫不犹豫,当众跪下磕了头,成功借到了书这次借书经历让陈伯吹印象深刻,后来被他写进了穷孩子这篇小说里。除了新兴的儿童读物,陈伯吹还从另一位同学家里借阅了东周列国志三国
4、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这些阅读给他打下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小学毕业后,父亲想让陈伯吹经商,让他做了三个月学徒,但热爱读书的陈伯吹,最终还是说服了父亲,重新求学。1919年,陈伯吹考入宝山县甲种师范讲习所,这所学校属于公益性质,招收的都是像陈伯吹这样的乡村贫寒子弟。在这里,陈伯吹接触到了新思潮和新文化,开阔了眼界,也初步展现了在想象力和文字表达上的天赋。有一次,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个科学幻想:“如果在喜马拉雅山的顶峰上,用最强烈的电灯光,打出一亮一暗、一长一短的信号,要是火星上也有人,就会和我们地球上的人通讯、打交道,说不定他们还会到地球上来呢!”教国语的先生看到,十分惊喜,点评道:“小时候有理
5、想,大起来有希望。”(苏叔迂陈伯吹传)1922年,16岁的陈伯吹从师范学校毕业,到杨行乡朱家宅小学任教。朱家宅小学不大,只有几十名学生,而教员、校长、校工都由陈伯吹一人担任。这位还是个半大孩子却充满了热情的少年教师,开始施展自己的教育梦想。他白天在课堂上教课,傍晚在田头给孩子们讲故事,天黑了就回到卧室继续讲,孩子们也会把从村里村外听来的民间传说讲给陈伯吹听。夏收时,为了帮助村里的农民照顾年幼的孩子,陈伯吹免费授课两个月。在此期间,他察觉到乡村儿童课外读物的匮乏,自己动笔撰写适合他们需求的讲义。以这段教书生活为素材,陈伯吹后来写出了儿童小说处女作学校生活记。和乡村孩子朝夕相处,陈伯吹奉献了自己的
6、爱心,也收获了孩子们的爱戴,这段经历成为他儿童文学之路的起点。1925年,因教学成果显著,陈伯吹被调到宝山县立第一小学当初级部主任。在新的小学,陈伯吹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推荐课外读物,同样受到孩子们的爱戴。这期间,父亲和二弟相继离世,家庭的重担都压到了陈伯吹身上,为了赚钱养家,陈伯吹开始大量撰稿,给妇女杂志儿童世界小朋友学生杂志少年杂志等刊物投稿。1928年,陈伯吹来到了上海,先是在上海私立幼稚师范学校任教,后又通过大夏大学高等师范专修班的考试,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为了赚钱贴补家用,在学习和工作之余,陈伯吹继续拼命写作,杂文、诗歌、小说,都有所尝试,文风上也有意识地向当时流行的新文学作家学习
7、。因为爱情诗很火,为了争取刊发机会,恋爱经验不多的陈伯吹开始写起了爱情诗。陈伯吹的两首爱情诗被小说月报采用了,让他没想到的是,主编郑振铎专程约他谈话。郑振铎提醒陈伯吹,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儿童文学对他才是适合的路。可以说,这是陈伯吹人生之路上最重要的提醒,陈伯吹感激不已,开始将重心转向儿童诗的写作。几个月后,他就编成了儿童诗集小朋友诗歌,交由北新书局出版。在出版小朋友诗歌的过程中,陈伯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贵人赵景深。作为一个很有眼光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编辑家,赵景深敏锐地发现了陈伯吹的才华。在赵景深的大力举荐下,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邀请陈伯吹编辑一套给小朋友看的丛书,此后又邀他创立了儿童刊物小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点亮 温暖 陈伯吹 儿童文学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