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docx
《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演讲人:王巍演讲地点: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演讲时间:2023年9月意核益值双百姓讨据工“名口,鱼2彳*!#/:,J、mxa*王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前至夏商周时期考古学;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东亚地区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及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发表、主编论著近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担任国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主持河南偃师商城宫殿区、安阳殷墟孝民屯铸铜作坊和居民区的大规模发掘以及陕西周原西周宗庙的发掘,三次获得国家田野考古奖,自2012年至
2、今,作为总领队,先后率队到乌兹别克斯坦、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埃及发掘古代文明重要遗址。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2003年发掘现场。资料图片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三号祭坛。资料图片红山文化彩陶罐。资料图片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策划了系列宣讲。本场讲坛来到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围绕“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这一主题,探究辉煌灿烂的西辽河文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本次宣讲是这个系列的第二场活动。中华文明是世界
3、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是各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迈向文明社会的道路。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西辽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发展、精神层面的进步历史,对其逐步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进行解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基本情况在20世纪以前,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比如缺乏对文明形成标志的研究。到20世纪末,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主要是历史学或考古
4、学者的个人研究,十分缺乏同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尤其是缺乏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对作为文明形成重要基础的自然环境的变迁、产业的发展、手工业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发展变化及这些因素与文明形成关系的研究相当薄弱。更重要的是,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某一个区域的某一个考古学文化的社会状况分析,缺乏对某一区域文明化进程的整体研究,对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薄弱,对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历史趋势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少有深入探讨,也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机制、道路、模式和特点等深层次问题较少涉及。此外,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对比研究缺乏,这使得中国学者不仅
5、在世界文明研究领域缺乏话语权,也缺乏对中华文明的权威阐释。2001年春季,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之后,一些参与的学者积极向科技部建议,支持开展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多学科综合研究。2001年底,科技部决定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也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o2002年春,探源工程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预备性研究。这项先后作为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至今已有21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研究项目。探源工程的总方针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包括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在内的20多个学科,各领域4
6、00多位学者直接参加探源工程,其中还有多位院士。在全国近千项考古发掘中,探源工程的发掘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科院考古论坛“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的达十几项之多。在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西辽河流域的空间范围内,在距今5500年到距今3500年的时间范围内,研究各个地区文化的发展、国家的出现,特别是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是探源工程主要的内容。具体来说,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第一,中华文明是何时、如何形成的,各个区域包括西辽河流域的文明是如何形成的?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为何经历这样的过程;第二,中华文明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历史格局是何时、如何、为何形成的?为什么没有以其他地区
7、为弓I领,却以中原地区为弓I领;第三,文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志?这个标志,直接决定了文明的久远程度;第四,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形成这些特点。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以考古学为中心、多学科联合攻关,共同对调查发掘出的遗迹、遗物进行分析阐释。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新方案文明起源与文明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是文明社会孕育和产生的不同阶段。具体而言,“文明起源”是指史前时期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社会开始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贵贱与贫富的分化,文明因素开始孕育。“文明形成”是指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取得
8、了显著进步的阶段,具体而言,社会分化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在国内外学术界,曾经以“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追溯“三要素”的由来,我们发现这“三要素”是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国际上,玛雅文明不知道使用冶金术,印加文明不知道使用文字,但它们都没有因为不符合三要素而被否认其进入文明社会,这说明各地都有自己进入文明社会的表现。“三要素”标准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我们从中国的实际材料出发概括出了我们认为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准。一是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分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源 工程 西辽河 流域 文明 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