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3-2035年)德惠市人民政府前言国土空间是生物繁衍生息的时空环境,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保障。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系统观念,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协同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等区域(流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出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
2、样板和生态强省的目标要求,谋划了面向未来的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安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根据部门管理职责,德惠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32035年),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32035年)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统筹谋划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重点任务、工程计划等。规划的编制是完善德惠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架构,提升德惠市国土空间生态品质的系统谋划。第一章面临形势1第一节形势1第二节要求2第三节机遇与挑战4第二章生态现状
3、与主要问题6第一节自然地理和生态现状6第二节面临的问题与风险7第三章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规划范围与期限12第四节规划目标12第四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与分区13第一节修复格局13第二节修复分区14第五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任务和工程18第一节目标任务18第二节重点工程20第六章保障机制23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23第二节创新政策体系24第三节加强科技支撑25第四节强化评估监管26第五节鼓励公众参与26第一章面临形势第一节形势一、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
4、策部署,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的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的新时代意义。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国家层面先后印发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
5、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文件,明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14亿人的吃饭的大事,必须守住耕地红线。2023年9月,农业农村部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出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坚实基础。三、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3年10月,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进生杰清洁流域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这是党中央顺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战略举措。第二节要求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
7、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全面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为目标,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进形成生杰保护和修复格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生态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3-2035年),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提出“三区四带”重大工程布局,从国家层面对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
8、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二、严守粮食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就“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坂碗主要装中国粮一方面将“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大力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另一方面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研发推广优良品种和保护种质资源,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用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
9、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在科学把握“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动力基础上,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的方向重点,提出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强化交通运输网络支撑,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有力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四、加快生态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为切实谋划和实施好重大工程建设,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九部门印发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
10、规划(2023-2035年),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自然生态资源和重大工程建设监测监管、重点生态灾害综合防控等重点任务,对切实提高重大工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强化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巩固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各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三节机遇与挑战一、机遇2023年7月28日,吉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
11、提出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稳固的生态系统安全体系、更加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强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保障水资源安全,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绿色发展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3年,吉林省先后印发了关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草行业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23)5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规
12、范社会资本参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吉政办发(2023)62号),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抓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挑战对总书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作用,研究、理解还不深不透。对实现生态修复整体功能最优化的思考不深,对跨区域、跨部门协同考虑仍显不够,实施中存在偏差,影响了整体效果。在矿山修复过程中,生态修复统筹衔接不够,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成效不明显。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明
13、显的公益性、外部性,受盈利能力低、项目风险多等影响,加之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修复治理的体系和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不完善,缺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的有效政策和措施,生态修复产业化培育不足,专业化、市场化的生态修复治理主体凤毛麟角,社会技术力量还较为薄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缺乏有效途径,社会资本进入意愿不强。第二章生态现状与主要问题第一节自然地理和生态现状一、区域概况德惠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吉林省中北部,长春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4,126。24,北纬44。0244。53二德惠南北最大距离9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93公里,东部隔松花江与扶余市、榆
14、树市相望,南部中间部分以雾开河为界与长春市九台区接壤,西南部与长春新区毗邻,西部与农安县接壤,西北部隔伊通河、饮马河与农安县相望。二、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全市地势高低起伏不大,纵向南高北低,横向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呈低一高一低一高一低波状起伏,海拔149米241米。地貌分为剥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两类。剥蚀堆积地形:不均匀上升的低丘陵区。位于沐石河和饮马河之间,南北向延伸。南由长春市九台区延入,北端倾没于松花江河谷。地形起伏大,个别地段切割较深。堆积地形:堆积地形为相对下降的河谷平原区,分布于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微向河谷倾斜,后缘稍有抬高,与高平原或低丘陵有明显陡坡为界。在
15、近河床部位,地势低洼,主要为近代风化冲积物,河漫滩为近代冲积物,近谷缘部位有堆积物覆盖。(二)气候条件德惠市全年雨量偏多,气温较高,日照正常。作物生长季(5月1日9月30日)主要气候特点是79月雨热匹配不合理,春季气候条件适宜,夏季干旱少雨,秋季异常多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伏旱,雨量集中在8月下旬后期至9月上旬。无霜期长。主要气象灾害是伏旱、台风造成玉米倒伏及局地洪涝,阶段性阴雨寡照,主要粮食作物都能在霜前成熟。(三)降水德惠市2023年降水量为654.1毫米,比常年518.3毫米偏多135.8毫米(偏多降水距平百分率26.2%),比2019年713.7毫米偏少59.6毫米(偏少降水距平百分率8.4%)。(四)日照德惠市2023年内日照时数为2447.7小时,比常年2476.7小时偏少29小时(偏少日照距平百分率-1.2%),比去年2515.8小时偏少68.1小时(偏少日照距平百分率27%)。第二节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一、生态环境建设压力较大德惠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东北黑土区核心区域,是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农业资源区位优势明显,但农林矛盾较为突出,森林覆盖率仅为4.2%,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同时,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较复杂,地形呈波状起伏,汇水面积较大,在遇到大雨和暴雨时,在地表径流作用下常出现面蚀、细沟侵蚀和冲沟侵蚀。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