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
《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工件传送机械手的P1C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内,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经常受到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危害,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于危机生命。机械手就在这样诞生了,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柔性自动线。物料工件传送机械手,采用P1C控制,是一种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件工件传送加工的自动化装置,可部分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单调持久的作业,并可根据工件的变化随时更改相关控制参数。工件传送机械手为三自由度气压式圆柱坐标型机械手,主要由
2、机座、腰部、水平手臂、垂直手臂、气爪等部分组成。其中,腰部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旋转,手臂及气爪采用气缸等气动元件。关键词:P1C机械手第一章序言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1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1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及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在P1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中的顺序控制多采用由机器或控制器件作为控制元件的硬件布线逻辑控制系统,尤其是由电磁继电器
3、构成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是根据特定的控制任务进行设计的,若控制任务有所改变就必须相应的改变硬件结构。另外机械电器式器件本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必会影响控制系统的各种性能。1.1机器类控制系统的弊端这种控制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主要原因:(I)设计制造周期长,维修和改变逻辑控制困难;(2)不能完成复杂的控制逻辑,没有运算、处理、通信等功能;(3)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体积大,耗电多。1.2P1C的特点P1C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除了它顺应自动化的客观要求之外,也具有许多适合工业控制的优点,能交好地解决工业控制领域中普遍关心的可靠、安全、灵活、方便、经济等问题。它具有以下
4、几个显著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1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1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1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1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1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1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1C以外的电路及设
5、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1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1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近年来P1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1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1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1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1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
6、言的图形符号及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1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4)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1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1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IOO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
7、,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1. 3P1C的国内外状况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1C是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的。限于当时的元器件条件及计算机发展水平,早期的P1C只可以完成简单的逻辑控制及定时、计数功能。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1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P1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件 传送 机械手 PLC 控制系统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