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docx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慢性稳定期1 .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苍白,或有紫缗。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2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颔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绢。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3 .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咯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4 .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心悸,动辄气短,时尿少肢肿,或
2、夜卧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数,或结代。5 .血瘀证:气短/喘息、乏力、心悸、懒言,活动易劳累、自汗、语声低微、面色/口唇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舌体不胖不瘦,苔白,脉沉细或虚无力(二)急性加重期1 .阳虚水泛证:喘促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2 .阳虚喘脱证: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或额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疾数无力。3 .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
3、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喘促1 .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心律、脉象及心电示波变化,慎防喘脱危象。(张口抬肩、稍动则咳喘欲绝,烦躁不安,面色灰白或面青唇紫,汗出肢冷,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2 .遵医嘱控制输液速度及总量。3 .遵医嘱准确使用解痉平喘药物。使用强心药物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视、绿视及各型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的症状。4 .穴位按摩风门、肺俞、合谷等以助宣肺定喘。5 .喘脱的护理(1)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恐惧情绪。(2)给予端坐位或双下肢下垂坐
4、位,遵医嘱予20%30%乙醇湿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3)遵医嘱准确使用镇静、强心药,如吗啡、洋地黄类药物等。(二)胸闷、心悸1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2 .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3 .嘱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过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及过度兴奋。4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感,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必要时让亲属陪伴,给予亲情支持。5 .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三)神疲乏力1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交谈,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2 .加强生活护理,勤巡视,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注意患者安全。如:加设床挡
5、,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防跌倒、坠床等。3 .大便秘结时,可鼓励多食蜂蜜、水果、粗纤维蔬菜。予腹部按摩中脱、中极、关元等穴位,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药。4 .遵医嘱穴位贴敷,穴位和药物组方按医嘱执行。5 .遵医嘱给予脐灸6 .中药泡洗(四)尿少肢肿1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摄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l),正确测量每日晨起体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轻薄衣服,空腹状态)。2 .遵医嘱给予少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忌饱餐。选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海带、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玉米须煎水代茶饮。3 .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定时翻身,协助患者正
6、确变换体位,避免推、拉、扯等动作,预防压疮。可使用减压垫、气垫床、翻身枕等预防压疮的辅助工具。温水清洁皮肤,勤换内衣裤、勤剪指甲。会阴部水肿患者做好会阴清洗,防止尿路感染,男性患者可予吊带托起阴囊防止摩擦,减轻水肿。下肢水肿者,可抬高双下肢,利于血液回流。1 ,应用利尿剂后观察用药后效果,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5 .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温,可艾叶煎水浴足,温阳通脉促进血液循环。6 .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温服,攻下逐水药宜白天空腹服用。7 .遵医嘱穴位贴敷,穴位和药物组方按医嘱执行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8 .内服中药(1)根据医师诊疗要求,辨证施护指导中药汤剂及中成
7、药服用方法,汤剂宜浓煎,每剂100ml分上下午服用。服药期间不宜进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红参、西洋参宜另煎,宜上午服用。(2)中成药适用于慢性稳定期患者,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粘膜的刺激,服药期间根据治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禁忌,做好饮食调整。(3)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9 .注射给药(1)根据医嘱辨证选择适宜中药输注的静脉。用药前询问患者过敏史。(2)输液过程加强巡视,严格遵医嘱控制液体的入量及输入速度。(3)执行药物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 .中药泡洗(中药浴足)(详见附录2)(1)适宜心衰病稳定期。(2)方药遵医嘱执行。如气虚、血瘀者可选用:红花、银花、当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衰 心力衰竭 中医 护理 方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